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是法国现(5)

2013-07-01 01:52
导读:这样,肉体及其交错性就有了克服或扬弃传统二元对立,解决真理问题上的符合论困难的品质。因为它否认主客二元对立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认为这种对立


这样,肉体及其交错性就有了克服或扬弃传统二元对立,解决真理问题上的符合论困难的品质。因为它否认主客二元对立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认为这种对立不过是一种理解的幻象。如果停留在这个已经分化了的、产生对立了的幻象层次上,就不可能扬弃对立,从而也就不可能走出符合论的困境。(也就是说,无法说明能视和所视、能触和所触、能指和所指的,一句话,主客体间的统一性。)因此,只有推进到肉体和交错性这个深刻层次上,才能摆脱困境──在那里,如我们已看到的,能视与所视、能触与所触、能指与所指得到统一,主客体的对立不复存在。这意味着,肉体的交错性在梅洛-庞蒂这里充当了传统符合论关系的替代物。他指出,交错性在说明符合关系的时候,要比所谓“前定的合谐”确切得多,因为后者说的是个体-局域的事态之间的关系,而交错性却以“在分化的道路上原初统一的整体的正反两面”取代了这种关系[71],从而说明了统一或符合如何是可能的。;



以上的探讨,展示了梅洛-庞蒂的以肉体概念为中心的“暧昧性”本体论思想路线。概括地说,如我们在文章的开头说到的,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本体论的起点,与当代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一样,是近代以来传统遇到的诸种二元对立。在梅洛-庞蒂看来,这种二元对立虽然意味着反思性哲学的终结,却不是哲学本身的终结。反思性哲学因为看不见在二元关系的前面还有着更加本源的东西,才会掉进困难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所以,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作为科学基础的前科学的和作为表达基础的前表达的东西。为此,必须象胡塞尔所希望的那样回到事物本身去。但是,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显然作了与海德格尔相接近的存在主义化的诠释。因为对于梅洛-庞蒂来说,本质与存在是不可分离的。而这个意义上的存在,作为事物的本来面目,正是那前科学、前表达的本源意识。“在本源意识的默然之中,我们不仅看见词语所要说的东西出现了,更看到了事物本身所要说的”。[72];这个通向非与反思者的现象学之路,也就是梅洛-庞蒂的诠释中的通向“生活世界”的道路,其实质是,并且只能是一条通向本体论的道路。这是能使反思的哲学走出其困境的唯一可能的道路。[73];梅洛-庞蒂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的笔记中写下了自己计划中著作的主题:“回到一种本体论的必要性──本体论的探究以及它的各个分枝:主客体问题;主体间性问题;自然问题。计划作为原初的存在(Etre;brut)和逻各斯的本体论的本体论梗概;绘制出原始存在(Etre;sauvage)的图景。……对笛卡儿的本体论──西方的本体论的‘斜视’──加以反省”。[74];这种反省在导向一种“本体论的复视”[75];的同时,也将揭示出“真理的起源”。“真理的起源”,这正是梅洛-庞蒂为这部计划中的本体论著作最初设想的名称。可见,梅洛-庞蒂对现象的本体论诠释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真理的诠释,是一种本体论性的诠释学。;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这些手稿看起来是为一部带有性的多卷本大部头著作做准备的。但除了一些札记和多次改过的著作计划外,算得上基本完成的初稿只有很少一部分。这些手稿在梅洛-庞蒂逝世后由勒夫尔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C.;Lefort)整理并以《可见者和不可见者》为名出版(Le;Visible;et;l’Invisible,;Paris:;Gallimard,;1964,以下简称VI)。;

[2];这是德瓦埃朗(A.;de;Waelhens)关于梅洛-庞蒂的一部著作的书名:《暧昧性的哲学: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Une;Philosophie;de;l’Ambiguïté:;l’Existantialisme;de;M.Merleau-Ponty,;Louvain,;1951)。德瓦埃朗为梅洛-庞蒂的《行为的结构》一书的第三版(La;Structure;du;Comportement,;Paris:;PUF,;1953)所写的序言亦以此名冠之。;

[3];但是,这种否定性并不足以对人类的这种哲学追寻造成致命的打击。因为经验主义的否定性来自于它的基本预设,即关于知识的经验基础和认识发生的联想主义机制的预设。而这种预设本身却并非是自明的。只要对这些预设加以调整或改变,摆脱困境至少在原则上是可能的。(事实上,这正是康德所作的伟大尝试。)另一种怀疑论要走得更远更彻底,它将那些初始的预设(不论是何种预设)也统统作为怀疑的对象。但是,这种怀疑论的否定性之彻底同时正表现在它的自我否定上。因为无论它是以相对主义还是以不可知论的方式将自己表达出来,笛卡儿的方法论的怀疑之结果在原则上都对它们成立:如果主张或实行这样一种怀疑精神的话,那么,至少存在着一个不容怀疑的东西(也就是绝对的东西,绝对可知的东西),即我在怀疑。;

[4]胡塞尔曾经这样评论过:“……《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的先验演绎,实际上已经是在现象学领域内的工作了;但康德错误地把它解释为学领域,从而把它又放弃了。”(《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161页)但《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如何?胡塞尔看来是审慎地避而未谈。恰是对胡塞尔本人的《研究》第二卷,海德格尔也曾有过疑惑:“这一卷描述了对认识建构起本质作用的意识行为。那么说到底它自己也是一种心。第五篇涉及“布伦塔诺对‘心灵现象’界说的意义”;这一篇的第9节读上去不是心理学又是什么呢。”(海德格尔:“我如何走向现象学”,载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第399页)先验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可参见拙文“什么是康德的先验论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在那里,我们对(康德的)先验系统之摆脱心理主义的可能性在原则上持有一种乐观的看法。;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梅洛-庞蒂:Phénoménologie;de;la;Perception,;Paris:;Gallimard,;1945,;p.;V,;VI。;(以下简称Ph.;P);

[6];梅洛-庞蒂:VI,;p.;69。;

[7];Ph.;P,;p.;VI-VII。;

[8];Ph.;P,;p.;III。;

[9];这里的情形很象是一种禅境:任何科学的解释和反思的分析,都使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现象学似乎正是要找到一条达成“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的道路。;

[10];Ph.;P,;p.;VIII。;

[11];Ph.;P,;p.;XI。;

[12];Ph.;P,;p.;XII。;

[13];Ph.;P,;p.;IX。;

[14];这一点为梅洛-庞蒂毕生所坚持,在他为撰写那部未完成的最后著作所准备的笔记中,“生活世界”这个词几乎随处可见。从这些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梅洛-庞蒂在不断地试图以其特有的方式来揭示他心中所感悟到的这个词的真正内涵。;
上一篇:【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最佳关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