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 除非是在我们所说的这种中介论意义上,否则,任何关于美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看法都不可能对美的本质真正有所揭示,有所界定。
; 上述我们从本质论意义上探讨了美是主观的,从根源论意义上探讨了美是客观的,即美源自于一种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从中介论意义上探讨了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而把所有这些联系、综合起来看,对美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就最终可以有一个比较具体、完满的理解了,即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统一性即审美价值的一种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在最终的意义上,根本的意义上,审美即自认,美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自我意识。
; 注 释
; ① ② ③ ④ ⒇(21)(28)(32)(33)(34)《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400页,第416页、第416页、第436至437页、第513页,第531页,第401页,第406页、第452页、第509页。
; ⑤ ⑦ ⑧ ⑿(26)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155页、第159页、第160页、第232页、第160页。
; ⑥ ⑨ (25)(27)《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第1版,第87页、第108页、第109页、第242页。
; ⑩(29)孙潜:《美是意识形态》。《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383页、第384页。
; ⑾ 《马列文论研究》第四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268页。 ;
; ⒀ 《新华文摘》,1995年第11期,第40页。
; ⒁ ⒃《求是学刊》,1998年第2期,第67页、第67页。
; ⒂《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第176页。
; ⒄《郑板桥集》,第222页。
; (18)《鲁迅全集》第7卷,第49页。
; (19)转引自《人民》一九七七年第九期所载何其芳的《毛泽东之歌》。
; (22)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31页。
; (23)《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
; (24)《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53页。
; (30)黄药眠:《评食利者的美学》。《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第64页。
; (31)洪毅然:《再论美是什么和美在哪里?》。《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二集,重庆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第166页。
; (35)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第350页。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