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文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 [论文摘要(2)

2013-07-20 01:11
导读: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者对西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的评定,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 反对者断然否

  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者对西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的评定,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
  反对者断然否定日常生活审美适用于当下的中国,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古时候,中国的士宦之家。衣美裘,吃美食,盖房子要有后花园,工作之余琴、棋、书、画不离手等等,这不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吗’?”确实,衣美裘、住华屋是一种审美化现象。墨子说过:“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这段话表明,消费者在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就会追求审美需要。《大学》里也有“富润屋”的说法。居住者富裕以后,就不仅满足于房屋的使用功能,而要追求房屋的审美功能,把它建造得华美,使它有光彩。
  《论语·雍也》篇写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孔子慨叹道:觚已经不像觚的样子了,它还算觚吗?它怎能算觚呢!孔子不是从功能的角度看待觚的。因为觚如果仅仅作为饮具使用,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它的形状、材质和装饰,只要它底上不要有洞,在使用它时不要伤了嘴唇就行了。孔子是从象征意义看待觚的。觚的型制是某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现在它失去了这种象征意义,它怎能算觚呢?觚的象征意义通过它的形状、材质、图案和装饰体现出来,这其中也蕴含了觚的审美价值。如果再往前推,研究人类早期的劳动工具,可以发现其中功利因素和审美因素原初的天然联系。例如,原始人在长矛和标枪的手柄上刻上花纹,这不仅是一种装饰,而且便于把握。
  然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与此不同。它出现的语境经历了一百多年,我们把这一百多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19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威廉·莫里斯发起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和罗斯金一起尖锐批评工业产品艺术质量的下降。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谈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然而我国的讨论者似乎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威廉·莫里斯看到技术与艺术的矛盾,不过,他解决矛盾的方案是错误的,他主张倒退到手工艺时代。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二,1907年成立的德国艺术工业联盟寻求保障工业产品艺术质量的途径,促使工业设计成为一种职业。工业设计把产品的功能、审美和使用时的舒适三者结合起来。1919年建立的包豪斯是世界上早期最著名的工业设计高等学校,它制定了解决物质文化审美问题的新原则。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指出,包豪斯“孜孜以求在日常生活实现美学所宣传的审美价值。这也为我国的讨论者所忽略。”
  第三,1929年美国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时,美国众多企业提出了“美是销售成功的钥匙”的口号,以缓解经济危机,这是人类以美学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大规模实践。有了这样的铺垫,20世纪中期西方进入消费社会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了解这种语境,就会懂得我们现在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其特殊的涵义,它不同于以往的局部的审美化,而成为覆盖整个社会文化层面的现象。
  否定日常生活审美化适用于中国的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与西方社会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日常生活审美化这种论断在中国没有普遍意义。如果以这种概念指称中国当下的现实,那么,“什么地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了?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倡导者是在与中产阶级眉来眼去,而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数。有人认为,所谓“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其实是“大款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美学”究其实是“北京三环以内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者是在“向新贵、富人们献媚”,他们是“那一批高高在上的富人们的附庸者”。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实际上,韦尔施指出的审美大勃兴的现象在我国明显地存在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消费环境、娱乐环境不断地被审美化。我们周围充斥着国外的商品,我国生产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如果知道经济审美化是全球的趋势,而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审美化,正是这种审美化促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那么,就不会提出这样的责难。我们应当分清富人们的消费主义倾向与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物质产品时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的区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面对日益丰富的产品,不仅重视它们的使用功能,而且越来越重视它们的审美功能和符号象征意义。事实上,我国的广大消费者已经受到经济审美化的影响,并且享受到经济审美化的成果。这完全不同于少数富人追求感官享受、声色犬马的奢靡生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我们看一下我国经济审美化众多事实中的一个例证。江苏常熟波司登公司在2007年与美国杜邦、日本伊藤忠是全球三大羽绒制品生产企业。它的前身不过是1976年成立的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11位农民的村办缝纫组。1990年代我国有数千家羽绒制品企业,它们的产品始终停留在保暖的原始目标上,企业常常陷入“反季销售大甩卖”的价格战中,企业亏损面达80%。价格战的结果不仅淘汰了实力不强的厂家,而且也淘汰了原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波司登公司于1995年提出了“防寒加审美”的“羽绒时装”的理念,以“轻、薄、美”代替了“厚、重、肿”,从而引发了羽绒服行业的革命。当年,波司登羽绒服的生产占有率达到11.21%,从当时羽绒服行业的一个小字辈一跃成为全国销量第一。波司登羽绒服的消费者绝大多数是普通的大众,羽绒服的这种审美化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同。波斯登羽绒服的审美附加值为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使用价值时,也在享受产品的审美价值。
  保障工业产品的审美价值的工业设计方法也日益为我国所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曾指出:“工业设计是将产品技术设计与外观设计结合起来,不仅要确保产品的技术功能,而且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很大,应予重视,否则会影响我国产品竞争力。”2007年2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一份报告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西方企业不仅通过先进的技术、而且通过经济审美化在我国市场上赢得了高额的利润,我们重视并研究经济审美化正是寻求我们的竞争策略,扩大我国产品的市场份额,使我国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审美化也对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我们不应该拒绝和否定,而应该积极地面对,认真地研究。
上一篇:【内容提要】 “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