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人活着(2)

2013-08-22 01:04
导读:如上所述,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或深刻的统一关系。现在,我们揭示了人的本质,这就显然为我们进一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类审美活

如上所述,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质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或深刻的统一关系。现在,我们揭示了人的本质,这就显然为我们进一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本质打开了通道。

审美欣赏具有什么本质、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人,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和符合实际生活的社会实践观,人们对审美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探讨审美欣赏,并且也不可能给审美欣赏以科学和合理的解释。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和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的确立,马克思不仅率先形成了自己非常丰富、深厚的审美实践思想,比如,在《詹姆斯·穆勒〈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他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⑿这里,“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就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正是因为这种审美实践,客观对象(“产品”)才与人之间建立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了一种统一关系,我把这种统一关系叫价值,人作为审美主体从而才能在对客观对象(“产品”)的审美欣赏(“直观”)中由于感受和体验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获得美感愉悦,即“感受到个人的乐趣”。在《1844年学手稿》中,马克思还讲:“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⒀这里,马克思讲人“在直接的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生产”即“物质生产”、“物质实践”,与之相对应,马克思讲人“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下”的“真正的生产”或“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实际上仍是讲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也就是审美实践。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地、公开地提出“审美实践”这一概念或命题,但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蕴含着审美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却是个客观的、不容否认的事实。而且以此为基础,他进而对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殊性也给予了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和合理的解读或阐释,即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⒁,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博大精深,空前绝后,开创了人类美学研究的新纪元,是人类美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对我们建构独立、科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理论体系无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遗憾的是,由于不能正确解和接受的人学观,也不能准确、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践论,其结果,形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不仅没有进一步光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的伟大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地解读审美欣赏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合乎地推向一个新阶段,新水平,而且恰恰相反,它抛开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审美实践思想,反而十分荒唐和可笑地从物质实践出发,为人类审美欣赏活动寻找根据和必然性,探讨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从而最终把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引向了歧途。

现在,我想我们要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先行深入地挖掘和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审美实践思想,因为很显然,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的观点都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审美实践无疑是审美欣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或现实基础。只有把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贯通起来,我们才不但可以最终正确地揭示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而且也才能进一步地展示、彰显马克思主义有关审美活动(包括审美实践和审美欣赏)思想的完整图景或整体风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呈现出来,显豁于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马克思那里,人类有物质实践,也有审美实践。人要维持生存,求得温饱,于是就产生人的物质实践,人的物质实践就是人从根本上追求物的功用价值、实用意义,从而为人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物质保障,使人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但人绝不会满足于这种物质生活,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还要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以求得或达成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这样,人的审美实践就进一步产生了。人的审美实践就是人从根本追求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意义,从而从形而上的高度为自己的生存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心灵慰藉和感情寄托。试想,如前所述,人的本质是自我,人活着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本性”、“本质”“对象化”或“现实化”,也就是活出自己,实现自我,而当一个人真的把自己的“本性”、“本质”“对象化”或“现实化”,即活出了自己,实现了自我,他感到灵府朗然,心下澄明,感受到一种美感愉悦,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这不就是一种非常正常和十分自然的事情吗?而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活出自己,实现自我,顶天立地,有所作为,求得或达成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那么,他将会感受到一种活着的无聊,生命的空虚,心灵的不安,精神的无所寄托等,而所有这些,将从根本上动摇人的生存基础,使人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依恋,他还怎么可能作为一个审美主体从这个世界上获得一种美感愉悦,一种深刻的人生幸福体验呢?审美欣赏与人的本质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和深刻的统一关系,审美实践与人生的目的显然就是一回事!朗吉弩斯曾讲:“一个人如果四面八方地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在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高耸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人是为什么生在世间的。” ⒂朗吉弩斯的话显然隐含了审美欣赏与人的本质之间具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或深刻的统一关系,审美实践与人生的目的就是一回事。而如前所述,在中国当代,有人讲“美学就是人学”,现代美学也庄严喊出:“回到人自身!”我想,其中道理也就大抵深藏于此。而找到了审美实践,确定了审美实践的本质特点,有关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显然就非常容易认识和加以科学理解了。

审美实践即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通过审美实践,赋予了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一种统一关系,即审美价值,这样,客观对象就既成了人价值和意义的物质载体,也成了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即审美对象 。而审美实践所创造的这种审美对象,就必然客观地决定了,审美欣赏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认识、反映活动,它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反映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对象来充分地、深刻地感受自我,体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根本的意义上,最终的意义上,马克思才毫不犹豫地讲,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由此前所未有地、奇迹般地揭示了审美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本质和规律。

上一篇:摘要: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更多地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