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第五章 罪与人的个体化 对祁克果来说,宗教B或(6)

2014-02-18 01:08
导读:Pattison,George,Kierkegaard and The Crisis of Faith, London,SPCK,1997. Perkins,Robert L.,ed.,International Kierkegaard Commentary: The Sickness unto Death, Georgia: Mercer Univ. Press, 1987. Pojman,Lo

Pattison,George,Kierkegaard and The Crisis of Faith, London,SPCK,1997.
Perkins,Robert L.,ed.,International Kierkegaard Commentary: The Sickness unto Death, Georgia: Mercer Univ. Press, 1987.
Pojman,Louis P.,Logic of Subjectivity:Kierkegaards Philosophy of Religion,The Univ.of Alabama Press,1984.
Poole,Roger,Kierkegaard: The Indirect Communication, Univ. Press of Virginia, 1993.
Price,George,The Narrow Pass--A Study of Kierkegaards concept of Man, Hutchinson of London, 1961.
Rae,Murray A.,Kierkegaards Vision of the Incarnation--By Faith Transformed, Oxford Univ. Press Inc.,1997.
Rosas,L.Joseph, cripture in the Thought of Kierkegaard,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s,1994.
Stack,George J.,Kierkegaards Existential Ethics,The Univ.of Alabama Press, 1977.
Swenson,David F.,Something about Kierkegaard,Minneapolis: Augsburg,1941.
Taylor,Charles,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it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Press, 1989.
Taylor,Mark C.,Kierkegaards Pseudonymous Authorship--A Study of Time and the Self, Princeton Univ. Press,1975.
Taylor,Mark C., Journeys to Selfhood: Hegel & Kierkegaard,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Thomte,Reidar,Kierkegaards Philosophy of Religion,Princeton Univ.Press,1949.
Walker,Jeremy, Kierkegaard:The Descent into God, McGill-Queens Univ. Press, 1985.
Westphal,Merold,Becoming a Self,Purdue Univ. Research Foundation, 1996.
Wyschogrod, Kierkegaard and Heidegger: The Ontology of Existence, Humanities Press, 1969.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等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
赵敦华,《基督教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杨大春,《沉沦与拯救-克尔凯戈尔的精神哲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王平,《生的抉择》,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出版社,2000年。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曼弗雷德.弗兰克,《个体的不可消逝性》,先刚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一篇:“伦常明察”(sittliche;Einsicht)或“伦理明察”(e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