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伦理相对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非常重(4)
2014-03-22 02:33
导读:2、实践层面的局限 伦理相对主义在社会道德生活的实践中容易引发道德冲突或道德危机。在伦理相对主义的范围内,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对伦理的相对性从
2、实践层面的局限
伦理相对主义在社会道德生活的实践中容易引发道德冲突或道德危机。在伦理相对主义的范围内,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对伦理的相对性从不同方面和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夸大,有的甚至使之走向极端。人的思想、观念总是要表现在其外部的行为上,伦理相对主义者既然在理论上强调道德的特殊性、相对性,那么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就会强调各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道德的特殊性、相对性,主张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包括不同的职业和生产行业、不同的阶层和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形态的道德都是相互不同的,各自的道德规范都适合各自的特定情况,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坚持它们各自现有道德的合理性,把道德当作固定不变的东西。当这些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的时候,它们在道德上难免产生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在伦理相对主义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解决的,似乎这些道德冲突也是永恒不变的。伦理相对主义为道德实践中的任性、个人主义提供理论辩护,可能造成不同个人、不同社会群体我行我素、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
极端的伦理相对主义者往往在实际生活中流于诡辩,陷入道德虚无主义。极端的伦理相对主义者对世界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文化、社会形态、阶层和阶级、职业等表现出的道德多样性和相对性感到迷茫,对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共同性丧失信心,以致把道德看作完全主观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行为中我行我素,甚至对一般伦理相对主义者所主张的“相对的道德”也表现出反感和逆反的态度,想怎样就怎样,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约束人的行为。人是完全的绝对的自由存在,约束和指导人的行为的道德是不存在的。伦理相对主义可能导致这样一种局面:它使得站在某一社会(民族或文化)之外对该社会(民族或文化)中的行为所作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失去意义,这样就消解了伦理中本有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因素,使人类道德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交往不断扩大、加深和融合的现实条件下走向普世伦理的趋势失去可能。“倘若道德的正确性和错误性完全取决于具体情况,那么,建立普遍的伦理学体系似乎成了无法达到的理想。”伦理相对主义认为在道德领域不存在客观的、正确的陈述,这种相对主义易使人追求非理性的价值体系甚至彻底的虚无主义。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伦理相对主义对我们的启示
纵观西方伦理相对主义的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地区在不同时代的道德生活的多样化现实,西方伦理相对主义还是能够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可以看到,伦理相对主义决非一无是处。伦理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把道德的相对性或伦理的相对性予以片面地夸大,只要我们使伦理相对主义回复到其原有的范围,我们就能够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容。伦理相对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它充分揭示了道德中的相对性成分,这种相对性既可能是规范层面的,又可能是原则层面的和体系层面的;既可能是心理层面的,又可能是文化层面的。伦理相对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合理性表现在经验性与综合性,坚持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抽象时看到了道德生活经验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伦理相对主义有利于培养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自由。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选择的自由具有反对传统的道德权威和道德专制的意义。在现代社会里,就个体和不同的群体而言,道德自由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道德发展目标。现在,我们不能再要求个人或各个群体的道德水平、道德目标整齐划一,都达到理想的圣人的道德境界或既定社会最高的道德境界,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的。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偏好,只要是有益于社会和他人,我们应当允许这些多样化的道德偏好并给予鼓励。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而言,道德的自由选择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道德自由只能存在于一个社会或文化既有的伦理体系所能允许和接受的范围内。
伦理相对主义能够使我们采取开放的、灵活的态度。伦理相对主义至少告诉我们应当接受这一事实: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信念,而且每个社会的道德信念都深受其文化的影响。伦理相对主义鼓励我们探索那与我们有别的道德信念的理由,并促使我们审视我们自身所拥有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的理由。这使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盲目地拒斥其他伦理体系或外来文化。彼得·温奇认为:“为了理解和解释异域的或原始的社会,我们不仅不得不把我们的成见搁置起来,而且还不得不终止使用我们自己的西方规范和合理性标准。我们可能遇到与我们的规范不一致或不可比的信仰和行为的合理性规范。”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所具有的既有的立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正是在这种不可摆脱的思想视域中,我们才能达成对一切事物的创造性理解;在特定立场上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通过这种理解,我们才能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可能熟视无睹的那些成见达到深刻的、富于批判性的理解。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伦理相对主义有助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形成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和相互宽容的氛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信念,而且每个社会的道德信念都深受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各个民族、各个社会都不能摆脱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应在面对和接受这一现实的基础上,尊重各个民族和不同社会各自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传统。对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相对性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相互理解的加深促进相互宽容。“宽容是我们这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元化的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这个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拥有非常不同的价值、宗教和习惯,为了能够和平相处,我们对这些差异的宽容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些行为与我们的行为截然不同,并且与我们所认为的正当的东西相差甚远,但我们仍要强迫自己对这些行为保持宽容(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它们)……”主张理解和宽容,决不意味着抛弃本民族和自己社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主导。
伦理相对主义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多元化的视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同文化之间在道德上的差异决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各行其是。伦理相对主义对人类道德生活的历史相对性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相互理解的加深促进相互宽容,从而为我们增进道德共识、和谐共处提供思想支持。伦理相对主义,特别是文化论的伦理相对主义,有助于我们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社会首先进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愈益将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纳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一体化,西方国家在文化上也取得了主导或支配的地位,对其他国家或民族实行文化的渗透甚至霸权主义的文化侵略。按照伦理相对主义的理论观念,西方文化、西方的伦理和价值观念,是西方各个民族、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超出西方文化的范围。西方文化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处于平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