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惊奇的审美功能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呈现(3)

2014-05-12 01:13
导读: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要无?月中幸有闲田地,

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要无?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韩子苍衡岳图:“故人来自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此亦是用东坡云:“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4

杨万里所举的“惊人之句”,都是意象创造的奇特,与众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类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再如岑参《白雪歌》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走马川行》中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等,韩愈《调张籍》中的“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破”,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水龙吟》中的“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等等,都以意象的奇特新颖造成了令人惊奇的审美效果。

整体意境的雄奇壮伟,气势磅礴,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心灵的震撼,这自然是一种惊奇之感。这类篇什,如李白的《蜀道难》、《梁甫吟》、《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韩愈的《陆浑山火》、《谒衡岳庙遂宿寺题门楼》等,苏轼的《游金山寺》、《登海州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等,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沁园春》(“叠峰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元好问的《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范宽秦川图》等,意象的奇崛诡异,也颇能使人产生惊奇之感。这种整体意境和气势的雄奇伟丽,最能造成“气盖一世”、“惊动千古”的艺术效果。欧阳修评李白诗云:“‘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篱花不迷。襄阳小儿齐拍手,大家齐唱白铜鞮’,此常言也。至于‘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后见太白之横放。所以惊动千古者,固不在此乎!” 15中唐诗歌大家韩愈也以气势奔迸雄放、整体意境雄奇壮伟见称于世,清人方东树评价韩诗云:“韩公诗,文体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气韵觉酣,笔势驰骤,波澜老成,意象旷达,句字奇警,独步千古,与元气侔。” 16 这种气势雄奇佚荡的篇什,是最具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的。

诗词语言锤炼的高妙不凡,句法句式的奇拗,都可以是产生惊奇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一生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其美学追求的杜甫,在语言锤炼上便最见功力。杜诗常常以精心锤炼而出的诗歌语言使人的审美感受为之一新。如《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秋兴八首》中的“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都是有名的例子。再如宋代大诗人黄庭坚作诗好奇尚硬,有意以句法句式的奇拗造成诘屈拗口的不和谐音,如“ 笑陆海潘江”、“邀陶渊明把酒碗,送陆敬修过虎溪”、“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都以句式的奇拗,使人惊异不已。恰如清人方东树所论:“涪翁(黄庭坚号)以惊创为奇”;“又贵奇,凡落想落笔,为人人意中所能有能到者,忌不用;必出人意表,崛峭破空,不自人间来” 17 。其句式的奇拗,为其特出的表现。它们给人造成的惊奇之感是很明显的。诗词创作中比喻的奇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且又极为恰切地表达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读者也因之感到惊喜不已。如李贺的“羲和敲日玻璃声” (《秦王饮酒》)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苏轼的“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守岁》)等等,都以比喻的奇特使人惊奇。博喻的使用尤能激活读者的审美感官,最有名便是苏轼的《百步洪》中“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即用博喻来比拟水流之速,令人为之惊叹。清代诗论家赵翼评此云:“东坡大气旋转,虽不屑屑于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 18 此四句“形容水流迅速,连用七喻,实古所未有” 19。诗词所咏题材的独特,带有某种传奇色彩,产生“惊人”的审美效果,加之诗人的极力渲染,尤为令人惊叹不已。如元好问的两首《迈陂塘》,一写人的殉情,一写雁的殉情,所咏题材都具传奇意味。这两首词是遗山词中最有震撼力的篇什,深受词论家的推崇。元代后期的著名诗人杨维桢,作诗以古乐府见长,构思奇特,造语突兀,充满力度感。他有《杀虎行》一首乐府,咏叹一位民女胡氏杀虎救夫的义烈行为:“夫从军,妾从主,梦魂犹痛刀箭瘢,况乃全躯饲豹虎。拔刀誓天天为怒,眼中於菟小于鼠。血号虎鬼冤魂语,精光夜贯新阡土。可怜三世不复仇,泰山之妇何足数!”写得气凛千秋,壮烈非常。题材本身的传奇性,是产生阅读时那种惊心动魄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于惊奇的审美效果的获得,其途径与方式在不同的诗人那里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诗人主张刻意求奇,甚至以奇险怪谲为其美学理想。如中唐的韩孟诗派在这方面便是颇为典型的。韩愈主张在创作上“陈言务去”,明确地以诗文语言的惊创,来开拓奇突不平的艺术境界。且看其对孟郊、张籍等诗人的评价,都是以横空硬语、雄骜奇崛为其价值标准的。如评孟郊诗云:“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荐士》)评贾岛诗云:“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送无本师回范阳》)韩愈一派的皇甫湜,在文章中反复申说“尚奇”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奇”才能有长久的艺术价值:“秦汉已来至今,文学之盛,莫如屈原、宋玉、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其文皆奇,其传皆远。” 20 在他看来,“奇”是文学作品具有传世的艺术价值的主要条件。这派诗人,是把惊奇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其目的当然是产生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