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八六一年三月,反奴隶制的民主主义者、出身低微的林肯就任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以为,“我们的中心思想不应当只是‘一切公民是平等的’,而应当是更广泛、更美好的‘一切人生来平等’。”他简括地表明立场,“我们给奴隶以自由,就是使自由人的自由得到保证。”“我不当奴隶,所以我也不当奴隶主。”
“仁则荣,不仁则辱”。“行仁”、“爱人”,总是事关自身荣辱。统观一部浩瀚人类史,最高阶次历史经验莫非就在於此。可以见得,与其说仁道是“为他哲学”,不如称为“为己哲学”才来得真切,才会确有实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章句下》)天时、地利、人和,以人和为最能动、最积极的要素,弘扬爱心(公心)就是是实现人和的需要,就是达成自己追求的目标的需要。
摈斥爱心的自私或唯我主义者其实是傻瓜。爱心(公心)不但有利自己,而且是一种最为他人和集体乐於接受的爱己方式,或者说绝顶高明的利己之道,应视为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爱人者,人恒爱之;恶人者,人恒恶之。爱心(公心)为你带来尊敬、赞美、信任、支持、多助、和谐以及安全感。因此,爱心(公心)不是无谓的牺牲,而是成功和快乐之源。这麽说很容易被道学家怒斥为亵渎了神圣高贵纯洁的爱心(公心),叫人羞羞答答,但如果你我“ 诚其意,毋自欺”,说老实话,说真实体验,并且相信也是全体人类的共同真实体验,无非就是如此。
诗人歌颂高尚的爱情,据说“爱情是不讲究理智的行为,是自我牺牲。”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热情的爱人只需要一点儿鼓励就变得勇猛无比。”(伏尔泰《天真汉》)
如果没有哪怕是“一点儿鼓励”,那“不讲究理智的行为”或“是自我牺牲”会凭空发生吗?
准确一点说,“爱情是一种双重的利己主义。”(盖伊博尔顿《雪莱情史》)
还是罗曼罗兰痛快明白:“在爱情上,谁都光想自己。”(《母与子》)”
任何情况下,唯有私心驱动下的爱心才会强劲有力,也唯有私心支持下的爱心(公心)才是真实可信的。
九问: 然则公心与爱心又有何异同?同私心之间究竟是什麽关系?
答: 爱心扩展到集体,就是公心了。也许我们可以说,爱心较富情感色彩,比较容易用弗洛伊特的性心理学进行阐释,而公心则更多理智和权衡的成份;它们同属一个利他心的大范畴。弘扬利他的爱心或公心,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观念的基本内涵。
公共利益者,无非众多个人利益共性因素的集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简明方程式表明,为我的私利就是公益的源头、动力和内容。所谓无私的爱心或公心,怕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做夸张的文学语言或许不伤脾胃,如果认真实行起来,不是弄虚作假,就是害人匪浅了。
自从三百万年前 “真人”(Trueman)显踪,十几万年前出现现代智人(Modern Homo Sapiens )以来,灵性人类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一万多年前)草创文明之前的漫长岁月里,除了和灵长类动物一般在丛林里讨生活,还干些什麽(较之直立和使用工具)更为重要,堪称人之所以为人的“崇高事业”?我们不妨想像,人类足足化了数以十万年计的时间,凭着天赋灵性,在一切生物共有的私心本能基础之上培育、积累、传承、发展成功那赖以建立文明的爱心或公心(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极大地有助这种观念的培育、积累、传承和发展),逐渐懂得互相残杀并非人际争强的唯一选择,利己又利人,互相合作帮助,方可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发挥灵性创造能力,成为天地间真正的强者。
有了爱心或公心调节私心,人类方才得以建立集体生活,形成有利於发挥灵性创造能力的环境条件。爱心或公心的发生和弘扬,是造物给予灵性人类的一种选择,是人类逐渐感悟出来,藉以脱离漫长达数百万年的兽性蒙昧时期,开创文明进步,追求幸福美满理想境界的决定性明智选择。
爱心或公心调节私心的伟大功能一旦突破了某个临界点,在我们迄今为止所知道的环宇范围,出现了独一无二的灵性智慧意义上的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终能跨越漫漫长夜般的旧石器时代,脱离丛林生涯,形成合作机制,组建社会集体(由群落、部族到雏形国家),开创文明纪元,由新石器时代而农业、工业,直至今日讯息时代;可望由小康臻大同,营造人间天堂,堪“与天地叁”焉。
十问: 没有爱心(公心)不行,爱心(公心)无限扩大好不好?爱心(公心)私心关系何以处之方为得当?”
答: 人类得天独厚秉有超越生物本能的灵性创造能力,凭藉这种能力为善抑或为恶,取决於人性两大要素,即“利己之心”──私心,和“利他之心”──爱心(公心)这一双看不见的推手的联合调控作用。为了叙述方便,下文将这两大要素简称为“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