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两心联合调控灵性创造能力,这个貌似简单之至的作用机理,作为人之所以为人(不是鸟兽)的活动规律性的发端肇始,就是人性畴如假包换的“大本大源”了。
两心按先後而论,私心为先;按主次而论,私心为主。要认定私心为第一性,是生物普遍本能的直接延伸;人类一切行为的真性原动力来自第一性的“利己心”,包括因“利他心”做好人好事的真性动力也是来自“利己心”,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太虚幻境。
爱心(公心)为第二性,是靠着私心加上灵性的感悟作用,从传种接代本能之上衍生出来,但又相对独立於私心。爱心(公心)的功能在於调控制约私心,以防范和克服损人利己的自私之心,引导灵性创造能力循正道顺畅发挥,产生“利在自己,功在众人(社会)”,“达则兼济天下”的良性发展进步效果。
基於这样的观念,出於爱心帮助他人,除了救急,重要的是创造条件激励对方发挥私心积极性以自救,而非一味施舍。国际救难委员会(IRC)有这样一条很好的施援原则:“协助饥民不宜只是给他一条鱼,而应教以钓鱼之道。”个中哲理美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