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道家科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科研人员的影响

2014-08-25 01:07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论道家科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科研人员的影响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科学思想  科研人员  现

  关键词:  科学思想  科研人员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道家思想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从多方面刺激和鼓舞了中国科学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科研人员,而今在被浪潮席卷的科技领域,科研人员该如何用科学思想武装自己,如何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家科学思想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说:“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虽然含有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是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征,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物学都起源于道家。”李约瑟是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本文将从对道家思想所蕴藏的科学思想以及对科研人员产生怎么的积极的影响进行探讨。

  1道家思想及 “道”的内涵

  1.1道家思想的发展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提出了一个以 “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以后.道家思想经历了战国中期的、秦汉之时的黄老之学。道家在汉朝之后慢慢的被官方弃用,但仍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魏晋玄学以后。从道家学派史的角度看,道家学派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思想理论在与和佛家的相互借鉴、融合与渗透中。主要通过道教学者对道家著作的注疏和对道教思想的发挥,而继续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并始终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1.2 “道”的内涵

  《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同时,道家认为物质世界由道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道家思想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得出 “道”的内涵:第一 ,对于“道”这一世界规律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坚信 ,否认宇宙由神权支配;第二,天地万物和人类虽然纷繁万端,但皆以 “道”为最大共性和本源,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统一性;第三,天地万物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无视规律的主观妄为,而只能尊重和遵循“道”这一世界的根本规律。

  2道家思想中所体现的科学思想

  在《老子》、《庄子》、《淮南子》等众多道家著作中,都记载了道家探索自然的真知灼见。深受道家影响的《黄帝内经》认为,只要能够认识和掌握 “道”这一本质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由浅人深,并为科学探索 自然奥妙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武器。下面就具体对道家思想中所体现的科学思想作以论述。

  2.1天人合一的整体科学观

  道家的整体思想具体可以理解为 “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德经》说:“复归于朴”。其意思就是复归于自然。在道家看来,各种具体对象作为禀道而生的存在,都是 “道”之 “一”而具有的自然的本质。故他们在完成了自己的生灭运动之后,就自然而然地复归于道朴。道家把人归依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提出来了,而它提出问题的思想意义在于警醒世人把主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生命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看待,使自然成为一个与主体生命活动有内在联系的存在世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 “天人合一”的人生精神境界。人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合理对待宇宙间的每个存在,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老子的 “万物得一以生”的道论虽然未对科学活动作直接论述,但为我国古f弋科学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老子》以后的《黄帝内经》、《淮南子》以及东汉道家思想的科研人员张衡的著作《灵宪》等无不体现“道”之为 “一”的整体利学观。

上一篇: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争端解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