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荀子行政伦理思想探析(2)

2014-09-13 03:35
导读:“从道不从君,从君不从父,人之大行也。”道在荀子看来,臣从君不一定是忠,要看这种君命是否合乎礼义的要求。甚至认为必要时,可对不行仁义之君

  “从道不从君,从君不从父,人之大行也。”道在荀子看来,臣从君不一定是忠,要看这种君命是否合乎礼义的要求。甚至认为必要时,可对不行仁义之君杀之而夺其位。他说:“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君臣道因此,苟子反对不顾国家安危,唯君命是从的愚忠,认为“从命而利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忠,逆命而不利君谓篡。”翻迫在当时的背景下,荀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冒犯君主的观点,这需要具备何等气魄和政治胆识,也折射出荀子身上具有独到的可贵行政人格。其次,荀子认为为政者必须知礼,因此,他提出用礼义作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并据此提出:“尚贤使能、知人善任”的行政人事任用原则。在荀子看来,不遵循礼义办事,即使是王公大夫子孙,也只能划到庶人的行列。相反,如遵循礼义行事,即使是庶人出身的子孙,也可划到卿相大夫的行列。足可见他主张打破世袭等级框架去“尚贤使能”。他说:“不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以做到“尚贤使能”、“等位不遗”固制.又说:“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须而废”.主张对有贤德有才干的人,要破格提拔:发现无德无能之人,应当立刻罢免。这也是当今干部人事任用制度的应有之义。他还进一步指出,君主的弊端,不在于他不说用贤人,而在于他不去用贤人。他说:“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用贤。”苟子的这些行政伦理伦理观点可说是对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观点的有力的批判,是对以往宗法等级制度的公然抨击.既有利于统治阶级取有能之“仕”,又符合下层人民的心愿,也顺应了当今的平等原则.对今天的干部人事任用制度更是大有裨益。再次,荀子还强调君臣都要按照礼义的准则来修身养性。因为为官居上者的一言一行都是民众的表率,正如荀子所说:“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吲因此,荀子主张用礼和经来对各级官吏进行和道德修养,以培养统治阶级者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道德修养,荀子从“化性去伪”出发.主张对为政者实施教化.即通过外在的教育达到内心的自律。这与孔子所提倡的通过内心自觉教化的方法不同。荀子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他还继承和发挥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修身精神,提倡为政者要有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严于律己的务实态度。这些观点对当今官德修养是大有特有借鉴之处的。

  三、行政伦理规范

  现代意义上的行政伦理规范是指社会对行政人员所提出的从思想修养到具体行政行为等全部行政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这一观点的相关内容在荀子行政伦理思想中也有所表述,他在前人为政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从政实践,从不同侧面为创建一个合乎理性和正义的社会而提出了一些行政伦理方面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今的一些行政伦理规范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一)厉行节约,清正廉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现代社会中政风不正,为政不廉,官员奢侈腐化等腐败、大肆挥霍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客观存在却又难以杜绝.但为了人民的利益都必须反腐倡廉。战国末期的荀子在这方面也是颇有见解的。他一再提倡节用、节流主张。他说:“务本节用则无极”,“节用裕民”,“节用以礼”,“节其流,开其源”等。再有“以国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谓之贪,是愚主之极也”嘲。“为人臣者,不恤己行之不行,苟得利而已矣,是冲渠入穴而求利也。是仁人之所羞而不为也”。这些见解亦不失为今天的行政伦理规范应有之义,对当今行政伦理建设大有裨益。应大力倡之行之。

  (二)忠职敬业
  “忠”历来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职守仍然是今天所提倡的,苟子的忠君原则是“从道而不从君”,认为“逆命而利君谓之忠”。这就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政治胆识和气魄。荀子在为臣的忠职要求论述更为明确,在制中,对宰爵,司徒,治田,虞师,乡师,工师,治市等等各种官员该干什么,各负什么责,都有清楚的论述,并且指出:“政事乱,则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罪也;天下不一,诸侯欲反,则天王非其人也。”制中苟子还一再强调“百理官人无怠慢之事。”回道他告诫君主早朝不能太晚,“朝太晚,非礼也。”网略要求为臣者敬业守职,“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足其衣,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仰上,莫得相与,孰私得?”这些精辟的见解,对当今行政伦理建设大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上一篇:关于王船山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