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再谈口译语言的可接受性(2)

2014-11-18 01:03
导读:4.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 译员在口译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被认为其译语不恰当或不得体,这样就没有完成口译任务。第一:听众无法理解并接受口译

    4.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
    译员在口译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被认为其译语不恰当或不得体,这样就没有完成口译任务。第一:听众无法理解并接受口译译文,原因是译文有悖自然规律或科学定律的基本准则和属性,或是译文在听众的已有知识体系中找不到相应的对应点。第二:听众听懂了译文,但是译文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听众所处的社会思想体系或伦理道德体系有冲突,因此不能被他们所接受。第三:听众听懂并接受了译文的说法,但是口译译文违背了口译场合对其的约束性,因此是不恰当的。例如:在外交翻译的场合,译员在用词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正确的立场,其在语言选择上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口译如同笔译,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译得更加适当、得体,并被听众所理解接受。下文将会以实例说明这三种不恰当的情况及其解决之法。

    三、如何解决口译语言的可接受性问题
    建构主义翻译学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对翻译提出了一般性的标准:
    1.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
    2.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
    3.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第一条标准是针对人所在的外部世界(自然世界)所提的。换句话说,译文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或科学定律的基本准则和属性。否则,无论译文词藻多么漂亮,读者都无法接受。例如:我们不能说:“声音传播的速度超过光速”,因为这不符合客观规律。第二条标准是针对人所在的社会世界所提的。翻译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必须被社会接受、承认才有意义。这一标准强调人之间的交流,即处在其他文化意识中的他人是否能接受译文。例如:《红楼梦》里有下面一段话: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那柳湘莲原系世家子弟,……素性爽侠,不构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致眠花卧柳,吹苗弹筝,无所不为。
霍克斯(David Hawkes)把这段文字译成:
    Liu Xianglian was a young man of excellentfamily ……He was of a dashing impulsive nature , im-patient of niceties.  His chief pleasure were exerci-sing with spear or saber, drinking, and gambling,but he was not averse to gentler pastimes: he fre-quented the budding groves and could play on boththe flute and zither。

    原文中“眠花卧柳”是去烟花之所的委婉说法,译文译成“frequented the budding groves",可能很少有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知晓它的真实含义。译文应考虑在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这一概念所能接受的度是什么,这一概念是否能融人其伦理道德体系并为其所接受。就英语国家读者而言,译文处理成“red一light district"(红灯区),就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如果是针对一些思想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国家读者时,译文需作重新考虑。对他们而言,柳湘莲的这一行为无法被他们的思想体系所接受,甚至被视为万恶不赦,进而抵制译文中其他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找出既能被他们的思想所接受又能正确诊释原文内容的译法。第三条标准(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是针对人的主观世界所提的,它是指原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译者不能随意改变原文本中确定性的东西,但对一些不定点可做出不同的合理解释。例如:在对《哈姆雷特》进行翻译时,译文中不能出现让剧本充满喜庆的语言,因为它本身是一部悲剧,这是它原文文本的定向性。但是在一些原作者没有做出定性说明的地方,译者可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来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如上所述,这些标准在笔译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而口译实践也同样可以采用这些标准,但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在口译中,译员的译文需遵循知识的客观性,充分考虑听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伦理道德体系,以恰当的译语传译原语。这两点与笔译的指导原则是一致的,在本文第三部分提到的第一、第二种不恰当情况可用以上原则解决。例如:译员的译文不能出现诸如“空气是可被视见的”等常识性错误。译员也不可不当地把“黑人”译为“negro,而应译为“blackpeople",因为前一种译文是对人的一种蔑称和侮辱,势必引起听者的反感和抵触。在第三点指导原则上(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口译则体现为不同类型的口译及其语言灵活度问题。译员在口译中应考虑到其种类和场合,从而决定使用何种译语表达,这可被理解为口译的原语文本定向性。口译可被分为会见、
上一篇: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个人意向性和社会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