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其次,海德格尔称尼采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然而他又被德里达认为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如果说尼采的主要功绩是揭示传统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那么海德格尔的功绩则是从破坏转向建立。海德格尔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无根性在于存在的被遗忘。海德格尔从存在者的研究转向对存在的探讨。此在是能追问存在的存在者。由此以此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切人对存在的展开。存在不是人以概念逻辑的方式去把握的东西,否则存在就成了存在者。存在是此在以先于逻辑的生存去领悟的存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哲学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克服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困境。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区别如下:第一,理论前提不同。传统形而上学以思维和存在的非历史的同一性为逻辑前提,或立足于存在,或立足于思维。而马克思以人的历史性的活动为前提,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第二,基本理论原则不同。传统形而上学采用的是逻辑高于生存实践,静观高于行动的绝对主义原则。而马克思则主张历史的生成的原则。第三,思维方式不同。传统形而上学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而马克思则主张主客融合为一优先的前逻辑的非对象性思维,主张实践的历史的生成。第四,形而上学的理想不同。传统哲学诉诸于在场的实体,即把握世界总体的知识。而马克思则诉诸现实的生存实践以达到自由和解放的欲求。
当然,新的形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还现实的生活一个本来的面目,没有僵化,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人的世界是一个多维的丰富的世界。理性之维并没有遭到排斥,而只是得到了其应有的限度。
三、形而上学的沉沦与回归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与时俱进。形而上学的沉沦与回归,一方面显示了形而上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显示了形而上学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遭到否定又不断重建的历史。那么,形而上学在现代社会遭到了什么样的挑战?形而上学的合理内核是什么?当今形而上学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性状态之中呢?
与传统社会结构的同质性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化的、异质的社会。其中变化的本质是支撑人的生命活动开展的经济的飞速和变革性的发展。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变革。人的生存从“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转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一方面,它打破了行政权力的一统天下,导致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分化。再也没有规范各个领域的“集体意识”,各个领域都有自身的规则和目标。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