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清教渊源(1)(2)

2014-12-07 01:37
导读:实用主义虽然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发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巨大变化,比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现代 心理学 的出现,曾经极大地促进了

  实用主义虽然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发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巨大变化,比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现代心理学的出现,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出现在美国的历史舞台,但是,作为美国精神的代表、美国人性格的体现,其中的许多思想观念早就出现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这与美国几个世纪独特的历史轨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中认为: “实用主义拨开神学、形而上学和宿命论科学的云雾,让常识的温暖阳光来激发美国精神,有如拓荒者清除森林和树丛等障碍物,让阳光来复活美国的西部土地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过去的全部经历已为实用主义的诞生作好准备,如今好像又为它的存在提供基础和依据。”[4]美国历史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特别重视实践、行动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清教和清教徒的实践是分不开的。清教是清教徒移民带到美洲的思想观念,是美国殖民时期唯一强大的思想。清教思想中注重实践的神学思想和注重事功的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实用价值观的形成,成了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宗教渊源。我们可从清教徒身上找到实用主义价值观之所以在美国如此之强大的原因。也正如董小川教授所说:“离开了清教主义背景,不要说文学和政治学,就是哲学实用主义也难以理解。”[5]
  
  二、清教的主要思想及其对实用主义的影响
  
  清教徒带着身为上帝选民的自豪感移民北美,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神学实践中,把神学运用于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在新英格兰广袤的荒野上,把务实、实干、勤俭奋斗、富于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种植在这块土地上,在实践上为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成为美国特性打下了基础,是实用主义产生的温床。清教主义的“预定论”和由此导致的清教徒追求尘世成功的观念就是实用价值观的源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清教的起源
  清教源于英国。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宣布为英国教会的首脑,与罗马决裂,开始了英国宗教改革。但是,亨利及其后的几任国王的改革建立起来的国教并未根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留有大量的天主教残余,而接受了路德、加尔文思想的新教徒却对国教中存在的一些陋习以及主教制感到不满,希望更彻底地清除天主教的痕迹,使国教更接近加尔文派,因而得名清教。清教徒基本分成主张与国教分离的分离派清教徒和主张从内部改革国教会的公理派清教徒。清教自出现之日起就与国教展开斗争,一方面由于清教徒本身的理论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国王们鉴于国内的局势不稳,因此对清教徒采取的政策都不是太严厉。一直到16世纪80年代,清教徒的斗争领域从开始时的礼仪领域转移到制度领域时,国王和国教会顿感威胁,于是政府对分离派清教徒的压制迫害升级,导致分离派清教徒移居荷兰,之后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又于1620年乘“五月花号”,漂越茫茫大西洋,到达今日的美国东北部普利茅斯,成为新英格兰的清教移民先驱。1626年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颁布的一系列禁令使得清教徒从内部纯洁教会的希望破灭,清教徒的生存到了最艰难的时期,导致了从1630开始一直到1640年的清教徒大移民。正是这些清教徒移民所持的信仰以及他们的实践给美国文化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壁毡上的主要图案”。[6]
  (二)清教神学特点对实用主义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首先,清教理论对现世的肯定造就了积极投身于现世生活的清教徒。清教思想相信上帝是全能的,认为上帝的意志是所有一切的源泉。上帝是和谐的创造者,永远是善的。因此,他的各种作品必然也是善的。人们就不应该像中世纪的人们那样逃避现世,而是要遵照上帝的旨意,充分发挥其价值,以此来荣耀上帝。此外,清教徒相信现世是信徒证明自己的选民身份,完成得救的重要场所。因此,清教徒们异常努力地投入现世生活中,把现世变成修道院、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侍奉上帝、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最好,做上帝所悦纳的行为。只有这样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才为后来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观念扫清了道路。
上一篇: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知识论的扬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