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生活(4)
2015-01-01 01:39
导读:“你哲学中的目的是什么?──给捕蝇瓶中的苍蝇指出飞出去的途径。”类似地,这也不过是年轻的苍蝇常怀的大志。深谙世故的老蝇知道自己做不了在瓶
“你哲学中的目的是什么?──给捕蝇瓶中的苍蝇指出飞出去的途径。”类似地,这也不过是年轻的苍蝇常怀的大志。深谙世故的老蝇知道自己做不了在瓶外指点江山的“上帝之手”,他只是自强不息地飞舞,而且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在瓶内还是瓶外[14],都不碰壁。
注释:
[1] 凡引中文皆自郭英译本,商务,1962. 无论中,仅标注原文序号,不注页码。
[2] 凡引文中以划底线或加粗的方式给出的着重标记,皆由笔者加之。
[3] 韩林合《维特根斯坦之路》第1页。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4] 同上书第9页。
[5]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6.5. 英德对照本。因系复印件,译者不详。引英文,是因为考虑到郭译的中文总有些不尽意的地方。下皆放此。
[6] 同上书6.51.
[7] 此处以省略号出之,非“不可说”也,惟恐说出不雅而已。
[8] 同上6.54.
[9] 此处何以附加流俗二字:笔者愚见,以为非哲学非形而上学之宗教,不管他如何自诩为遗世脱俗,必为流俗者无疑。至于吾所谓哲学、形而上学者,倒不妨冠之以宗教之大名。
[10] 同注3.
[11] 同上书185、186页。
[12] 也不是连间接的文本根据都没有。如有时哲学被比作战斗:“哲学是一场战斗,它反对的是用我们的语言作为手段来使我们的理智入魔。”有时被比作调解人:“我们的是一种语法研究。这种研究是通过消除误解来澄清我们的。”战斗和调解正是民警最常做的两件事。──《哲学研究》109节、90节。李步楼中译本,商务版,1996年。韩著中引到的《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亦属后期)上则有一句更接近的比方:“哲学是语法的女管家(Verwalterin)”──韩著201页,原著54节。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3] 《哲学研究》255节。
[14] 这是权且假设有那么一个瓶的情况下才这么说。其实对于老蝇来说,已经无所谓有不有瓶。倒是那以为有瓶而且自以为好不容易飞了出来的少蝇还有可能重新飞进去──再说就算在瓶外,又何尝不会碰到瓶的外壁?更透彻的说法,就象前面说过的,想飞出瓶子的艰难尝试,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宣布:我还身在瓶中。佛的大智大勇便在于一棒子打破那瓶子,用不着飞到什么外面去求什么“解脱”,如如不动,立地成佛。他的错误在于一破到底,归本寂灭,终是反生活。达摩沉默的面壁、维特根斯坦前期无话可说的问答和后期指点苍蝇的慷慨,真可谓是异曲同工。大体说来,西学与佛学好比是双刃剑,哪一面都能伤人、死人。而生、活之道乃在于取其中庸而行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