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之维的后现代性(1)(3)
2015-01-27 01:08
导读:马克思认为,“经济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是,随着资本与劳 动的分离,资本的内涵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符号价值”维度
马克思认为,“经济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是,随着资本与劳 动的分离,资本的内涵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符号价值”维度的突显,“文化资本” 、“社会资本”渐渐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决定“经济资本”的运行方式,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功 能就这样得到了强制、强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运动中,现代性使空间丧失其以前 具有的决定性地位,倡导单一模式的“全球化”,而发展中国家则以民族国家形式倡导多元 化。这样,伴随现代化的全球化发展,现代性内在矛盾在被拓展到全球范围的过程中而达到 极至。现代性应用“工具理性”不断征服、改造着一切异己的东西。在此过程中充满了血腥 和暴力,以及隐藏于个体美好感觉背后的欺骗;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消失,庞大的社会机器成 为人的生命主宰。于是,现代性美好的预言在现实的层面上被碾得粉碎而成为新的狂妄。
三、 超越现代性精神的后现代
后现代理论是针对现代性的弊端所提出的,它以对现代性的弊病提出相关对策为己任。在这 一点上许多流派的后现代主义者都是相通的,无论他是一个否定者[CD2]用否定的眼光看待现 代性,力图打破一切抑或是力图解构一切,他们的目标依然是通过批判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诊断,还是一个积极参与者[CD2]认为真正的存在是随着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的存在,现 代性是一项未尽的事业。因此,面对现代性的弊病进行批判,祛除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化,成 为对后现代思潮进行认识和探讨的前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胡绪明
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清教渊源
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