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世界:人的类生命本质 ——对“类生命”的(5)
2015-02-07 03:04
导读: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否定的发展观,是社会的统一与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在人类历史中,人要在一体性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也是为了完成人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否定的发展观,是社会的统一与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在人类历史中,人要在一体性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也是为了完成人的一体性关系。但是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又必须要人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改变自己的外部世界及人自身,实现新的一体性关系,只有在这种双向否定的历史运动中,人的类生命本质才成为了可能。
进一步来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主题,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最终只能表现为个体的发展史。它是通过无数个体,以自己的有限生命对人类的无限的永恒的社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不断积淀而成的;它是人类自己追求自己价值的血泪史,又是人类自己完成自己的建设史;它是一部人类文化存在的积淀史,又是一部人类文化世界的创造史。沿着这一思路,高清海先生结合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三阶段,以当前实践的精神为依托,具体分析了人的“类生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和未来的类本位,并从哲学上展望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未来哲学的新视野。因此,也真正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类”哲学称为未来哲学的“真正形态”并不为过。
四、小结
综上所述,“类哲学”是高清海先生继承马克思的思路,从人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成果,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在其实质上,它要求人们从人的“自然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来分析人的历史性存在及其未来发展,要求人们从更高的“类”、从人之为人的意义上来理解人,并努力以此指导人的实践。这既是高先生特别强调人格生成与价值的理论原因,也深刻体现了学者的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虽然“类哲学”的理论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哲学变革和当代实践的意义已非常明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其一,对重新理解“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高 先生那里,这既是人对哲学的追问,又是人对人自身的追问。在这种不断地追问中,哲学不再是“科学的理论教条”,更不再是少数人玩弄的文字游戏,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反思形式,并历史地为人的未来发展创造更高的“类”的价值理想。
其二,对重新理解“人”的意义。哲学应当怎样来关注人,哲学关注人的本质是什么?在类哲学中,这既是一个理论的,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为历史现实中的总是个体与类、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统一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并且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合理解决。
其三,对当代实践的意义。类哲学根源于当代社会实践,关注现实的人和类的价值。因此,它必然会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实践产生极其重要的,这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为如此。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哲学要摆脱灰色的基调,就要关注人的自为的创造性实践,关注类。只有立足而又超越当下实践的理论才真正是属于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