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5)

2015-02-19 01:03
导读:通过对殷周至春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神人关系之演进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人学思想出现之前,在神人关系系统中,人经历了从“无我”走向

通过对殷周至春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神人关系之演进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人学思想出现之前,在神人关系系统中,人经历了从“无我”走向“自我”,从“隐”至“显”,从“无主体性”到“自我发现”的漫长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人的自我发现和价值自觉为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孔子人学思想的确立,正是殷周以来由“神性至尊”到“人的价值凸显”的思想演进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以后,中国文化便开始了其悠久漫长的生长发展历程。

注释:

I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4卷,第220页。

II 《尚书 ·大诰篇》。

III 《尚书 ·大诰篇》。

IV 《史记· 周本纪》。

V 《左传 ·僖公五年》引。

VI 《尚书 ·无逸篇》。

VII 《尚书 ·盘庚篇》。

VIII 《殷周制度论》,转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页。

IX 《尚书· 康诰篇》。

X 朱熹《诗集传 ·康诰》。

XI 《礼记 ·礼运》。

XII 《礼记· 中庸》。

XIII 《礼记· 曲礼》。

XIV 《礼记· 曲礼》。

XV 《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XVI 《左传 ·隐公十一年》。

XVII 《尚书·泰誓上》。

XVIII 参见《船山学刊》1999年第1期。

XIX 《尚书·召诰篇》。

XX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XXI 《左传·桓公十一年》。

XXII 《左传·定公元年》。

XXIII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XXIV 《左传·桓公六年》。

XXV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XXVI 《左传·僖公十六年》。

XXVII 《左传·昭公十八年》。


上一篇:论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