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国外研究评述(1)(3)
2015-03-11 01:04
导读:Chakrabarti从技术因素层面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 活动,企业获取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他同时
Chakrabarti从技术因素层面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 活动,企业获取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他同时认为,影响一 个商业组织 技术创新采纳的技术因素表现为,技术本身与企业关联性的紧迫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来源的质 量、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与适用性。Feder和Fliege等众多学者先 后提出,创新技术和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15]。Wood 和Elg ie等学者也在调研了加拿大106家制造企业的工艺设备创新采纳的实际情况后指出,由于技术 的熟练和适应期的存在,导致早期采纳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的企业在安装、设计、调试专业机 械自动化设备时所占用的周期远远长于对创新设备引进后进行评估的周期,并且从资金投入 成本方面也要远远高于后期采纳企业。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一种技术创新提供者和采纳使用 者间的 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的技术支持系统与使用指导系统,才能大大减小早期采纳技术创新的 企业的采纳风险并缩短其采纳周期[16]。Leiblein等的研究也证明了技术熟练性和 技 术实践对技术创新采纳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往往产生于“干中学”式(le arning-by-doing)的生产经营 活动中,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工艺创新采纳多与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 密切相关[17]。
Kimberly和Evanisko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提出,老公司因其已建立一种心理上的习惯定势,其 长期形成的内生的小生存环境已无法适应创新要求[18]。Brancheau和Wetherbe则 在对美国 32家商业企业和制造业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的采纳情况调查研究后,认为在这些企业中早期 采纳者往往是那些具有高学历、易感于大众传媒、爱好人际交往并具有领导意识的年轻人。 他们还特别指出与已有的扩散理论相反的结果:个人交际欲望和沟通能力是决定采纳者接受 和使用新软件的关键因素[19]。Templetion和Byrd则从采纳企业的信息系统结构创 新的使用者心理分析入手,通过对美国一家军用软件开发公司中47名使用一项信息系统开发 方法(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的创新技术人员心理活动过程 及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相互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一个测度技术创新采纳者心理知觉的 结构模型[20]。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过程研究
在创新采纳文献中,创新采纳过程往往被视做决策过程,通常被描述成一种“阶段性心理认 知活动的结果”模型。根据创新采纳者与创新间的相关性的强弱,如采纳者对创新的需求的 紧密程度的大小、掌握创新知识的多少、创新成本及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创新采纳决策过程 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Rogers于1962年提出的与采纳者高度相关且最具有影响力的采 纳 决策过程模型“五阶段说”,即知晓—兴趣—评估—试验—采纳;另一类是与采纳者低度相关 的“四阶段说”,即知晓—试验—评估—采纳。Catignon和Robertson认为,对创新采纳过程 的界定关键是辨析试验与采纳的区别;Rogers和Shoemaker则指出,创新试验阶段就是个体在 小范围内基于自身的条件为验证创新的最终效用而进行的理念适用性过程。无论高度相关的 还是低度相关的采纳过程,在进入创新试验阶段都要经历一段企业内部采纳者的知觉上的认 知过程[15]。
Chakrabarti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活动,企业获取 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这说明采纳活动也是一个完成目标 的过 程。Oawson也认为:“同一社会系统内的个体不会同时采纳一项创新。”[8]这就意 味着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必然会存在时空上的序列阶段过程。Richard L. Daft提出,创新过程 一般包括四个必要步骤:一是创新观念的构想,二是提出创新建议,三是作出决定采用创新,四 是采取实际创新行动。而且多
数学者只关心最后一步,即如何实施创新过程,而忽略了谁提出 建议和作出创新采纳的决定[21]。然而,Pelz在对18家企业采纳的三项创新进行跟 踪 调研后得出结论:“更复杂的创新活动在组织内部的发展运行阶段不是依次线性发生的,而是 呈现出交叠和无序状态”。Leonard-Barton早在1988年就提出:“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技术需 求与创新性技术间以及创新技术转换体系与其使用者的组织运行标准间的非耦合状态确实需 要一个组织内部的采纳循环周期来实现创新技术的适应性。”[22]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朱丽献 李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