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开
2015-03-08 01:45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从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开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曾经使人们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
摘 要: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曾经使人们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革命的“同时胜 利论”作出过修正,列宁指导苏联“十月革命”的“一国胜利论”则成为其他国家进行社 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但是,20世纪后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当前的世界形势告诉 我们,对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和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应当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在重新 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重视被学术界所忽视的一个问题,这就是马克思在论述“同时胜 利论”时关于“地域性的共产主义”的论断。今天只有重新解读这个论断,我们才能真正理 解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 同时胜利论; 改革开放 Abstract: Lenin’s theory of “communist victory in one coun try” successfully a pplied in “October Revolution”, which meant a revision of Marx’s theory of “ synchronic victory of communist revolution”, later became the theoretical weapo n in socialist revolutions in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the late 20th significan t event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call for a deeper contemplation of t he two theories. In considering this issue, clos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Marx ’s judgment with regard to “regional communism” in his discussion on the theo ry of “synchronic victory”, which has long been ignored by the academic world.Today, only by reinterpreting this theory of Marx’s, can we really understand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door.
Key Words: Marx; Deng Xiaoping; socialist theory; theory ofsynchronic victory; reform and opening door 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是近代以来人类在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基础上,依 靠世界市场的自发联合,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创造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地 自发地实现统一的历史。造成人类自发统一的客观力量是工业革命,它产生的大工业“首次 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 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114,因为它 “创造了 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死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 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1]114。实现人类在世界范围内自发统一的 主体力量——资产阶级凭借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力量开创了世界历史,实现着人类的自 发统一。资本所具有的无限扩张的本性驱使它的主人“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 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 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276。在这个历史阶段,“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 是建立世 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3],因为“资产阶级 历史时期 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 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造成发达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 统治”[4]。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由于资产阶级开创了世界历史,因此资产阶级的统治必然是世界性的,无产阶级只有 在世界范围内联合起来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只 有 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 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86-87。这样一来,“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 各民族 ‘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1]86-87。这就是马克思十 分有名 的关于共产主义革命的“同时胜利论”。为了实践这个理论,马克思在世的时候曾经组织过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建立),并为该组织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 无产者联合起来。1864年又建立了第一国际,并通过第一国际领导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尽管马克思晚年根据俄国土地所有制的特点,提出“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5]。这样,就可以使俄 国社会避 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而“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 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6]251。但是,马克思同时也指出这种跨越资本主义卡 夫丁峡 谷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相互补充的 话”[6]251。也就是说“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 发生的行 动”才能成功,这说明马克思直到晚年并没有根本改变自己的观点。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入发 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马克思当年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设想在 实践上无法立即实现。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率先在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十 多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把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观点看作是对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 的发展。但是,当我们面对社会主义实践后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20世纪后期所发生 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时,今天重新比较这两个观点,可能对我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 阶段的性质、地位、使命和前途等问题会有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