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13)
2015-04-12 01:09
导读:"经典"是一个意义不那么确定的词汇,经典显然与学院体制分不开,或者说学院在某种程度就是建立、维护、颠覆经典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知识生产与消费
"经典"是一个意义不那么确定的词汇,经典显然与学院体制分不开,或者说学院在某种程度就是建立、维护、颠覆经典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知识生产与消费的,颠覆经典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重新书写历史,意味着现有的意识形态秩序已经变的无效,而书写经典的过程中既是新的意识形态秩序建立的开始,因此,经典序列的选取和建立成为学科是否已经被学院化或成熟的标志之一。如果结合中国语境,兆起于八十年代末期知识界对于文学史或其他
专门史的重写行为,无疑暗示着一个变动不局的文化形态的出现,或者说处于新旧两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交织状态中,彼时的经典可能化为此时的垃圾,而这种重写在90年代的基本完成,似乎预示着经过了不安/调整之后,历史又达到某种平衡与稳定。
关于王小波的图书真正成为图书市场的销售热点是在作家突然出世之后,比如王小波生前就已列入出版计划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花城出版社,1997年)、《地久天长--王小波小说剧本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黑铁时代--王小波的早期作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杂文自选集》、《思维的快乐》、《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另外,还有两本纪念和评论王小波作品的书《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和《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1999年又推出了带有偶像/明星写真集味道的《王小波画传 81个瞬间》(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而到了2002年, 因为是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祭日,出版社又开始重新再版王小波的作品其中包括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买断王小波作品的版权出了一套类似王小波全集性质的"王小波作品系列",并且在一些杂志刊物上也刊登专门文章来继续哀悼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
中国大学排名 转引自赵国新著《<狱中札记>与英国文化研究》一文,此文登载于光明日报,张贴在http://go4.163.com/gadfly1974/articles/foreign47.htm链接上。
"精英"是一个歧异丛生的词汇,在90年代市场化的过程中它又变得更加暧昧,由精英这个词延伸出大众这个概念,对大众/大众文化的态度成为确认一种精英立场的标准,或者说在承认精英身份之前,无可逃避地要面对一种大众视野的挑战,另外,精英又特指那种不能容忍/认同大众文化(当然,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被认为是恶俗的、附庸的,尽管大众文化确乎也是如此)的保守立场甚至在中国本土语境中被形塑成保守的力量,所以,贸然使用"精英"这个词是很危险的,但在这里又很难使用其他的语汇来表达。
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消费社会是与后现代有关的概念,它是一种结构性的历史条件,是逐渐形成的社会构造,它的生成、扩大、与表现直接受制于各地资本主义体质下的经济生产,如果将资本流动视为三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推动全球化运动过程中的核心参考坐标,那么消费社会的形成,在特定的在地空间里,几乎全然奠基于资本的积累,可以说,没有资本的快速全球化,就没有消费社会的出现(参考陈光兴著《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一文中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述,文章张贴在http://go4.163.com/gadfly1974/articles/local99.htm链接上);消费主义,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时尚,与西方社会日益增长的商业化和大众消费有关,消费主义不仅影响商品的性质与商家生产政策,也影响到个人、集体和性别在购物、消费(如
音乐)等方面的身份认同,同时影响到文化理论的变化(参考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288页)。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许宝强、汪晖选编的《发展的幻象》一书,对建立在以西方线形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发展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所谓发展主义(developmentalism)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