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14)
2015-04-12 01:09
导读: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解参见诺姆·乔姆斯基著,徐海铭、季海宏译:《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转引戴安娜·克兰著,赵国
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理解参见诺姆·乔姆斯基著,徐海铭、季海宏译:《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转引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2页。
借用戴锦华著《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中的说法,原文如下"如果我们将90年代错综纷繁的文化图景喻为一处话语,称谓与’叙事’之网,那么,王小波以及写作刚好是其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网结。"该文选自王毅主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第136页。
《三联生活周刊》上关于王小波的文章皆出自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19--31页。
《一个自由分子》,主笔苗炜,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19页。
为了避免混乱,我用"作者"专指"王小波","论述者"专指"论述王小波的人"。
关于"自由撰稿人"的概念参考丁东、谢泳著《论自由撰稿人--以王小波为例》,选自魏群主编《2001-2002·东方·人文备忘录》,第202--20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3月。
《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朱伟著,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0--23页。
文中提到,1995年9月,朱伟接手编《三联生活周刊》时曾邀请王小波为其写文章,后来王小波成为杂志的子栏目《晚生闲谈》的专栏作者,王小波重要的思想随笔大部分发表与此。
这是朱正琳(在《东方》工作)在1994年9月28日华夏出版社专门为王小波举办的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参见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中《第一卷,第一章,我们是"另一类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11页。
参见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中对昆德拉的解读《沉重的肉身》一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69--104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自由一代的阴阳两界》,记者李伟、刑慧敏著;《熵增时代的自由分子》,无名氏著;《一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成长史》,李红旗著;三篇文章连续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5--29页。
本文几乎在每本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选中都会出现,下面的引文取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163--166页。
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9页。
《王小波作为知识分子》,主笔舒可文,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4月15日出版,第15期,总第188期,第29--31页。
文中标注朱正琳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策划人。
把知识分子作为理解王小波的关键词,可以从一个有趣事情中看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在祝勇主编的一本叫《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一部关乎命运的争鸣录》的书中,里面只收入了王小波的一篇文章《知识分子的不幸》,却在书的前面特别突出地标著"王小波等著",似乎有意突出王小波与这里的知识分子话题的关联。
艾晓明著:《成长岁月--与宋华女士、王小平先生谈王小波》,选自艾晓明、李银河著:《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第75--105页。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7页。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1页。
参见阿尔文·古尔德纳著,杜维真等译:《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1月。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知识分子是一个形成之中的阶级,他向所有的形成之中、上升之中的阶级一样,它已经有了对于权力、政权的诉求,并且还探讨了知识分子角色的问题。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选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0月,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