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语言观-的视角(2)
2015-10-01 01:32
导读:三、禅宗的"不立文字" 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的典型成果。禅宗主流的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佛意、佛理
三、禅宗的"不立文字"
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的典型成果。禅宗主流的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佛意、佛理、禅悟的体验是语言文字不能表达的,与言教不同,禅宗是教外别传,采用以心传心的方式。因此,禅宗创立了若干超越语言文字、直指人心的方式,如棒喝、体势、圆相等。禅宗的语言观是在中国传统哲学语言观的影响下产生的。如《大珠禅师语录》卷下记载大珠慧海禅师借用"得意忘言"阐明佛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法过言语文字,何向数句中求;是以发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佛经的文字只是传达佛理的媒介,本身不是佛意、佛理,因此,应该超越语言文字的限制来体悟佛意、佛理。
禅宗的语言观也在不断发展。北宋中叶以来,禅师们充分发挥了自由运用语言又不拘泥于语言文字的才能,创造出机语、公案、偈颂、话头等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形式不同于清晰的概念化、逻辑化的语言,而是通过迂回曲折、含蓄隐晦的方式,启发学人体悟禅理。因此,此时禅宗的不离文字并没有离开"不立文字"的宗旨,从不执著、不拘泥于语言文字方面来理解二者仍是一致的。
四、结语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语言的功能一直受到限制。哲学家们多认为语言的表达功能有局限性,执著于语言文字,则离真意愈远。哲学家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克服语言的局限。《系辞》提出"立象以尽意",《庄子·外物》强调"得意忘言",儒家的比类联想也是体悟言外之意的方法。王弼对《庄子》和《系辞》的观点均有发展,认为若要尽意,"象"也应忘掉,主张通过触类而思领悟言外之意。禅宗的语言观受到中国传统语言观的影响,认为佛法真理、禅悟的终极境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禅宗创立了若干超越文字、直指人心的方式。北宋以后的禅宗更是通过迂回曲折、含蓄隐晦的方式,启发学人体悟禅理。可见,中国传统哲学因为认识到语言表达功能的局限性而重视超越语言文字体悟言外之意,与西方哲学重视语言的逻辑,追求语言表达的确定性不同。正是由于这样的语言观,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清晰严密的逻辑推理,因为逻辑推理的严密并不能够突破语言功能的局限,因而,中国文化呈现出重视体悟的特色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记录生活的真实,捕捉人性的闪光——浅析池莉的小人物哲
中国哲学的定位问题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