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0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所谓“美的规律”实际上包括两个尺度,即客体(物种)的尺度和主体内在的尺度,是这两个尺度的有机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第二,人能按美的规律造型,说明人能在认识、运用美的规律造型的实践中逐步地把客观的美的规律转化(内化)为主体的审美尺度,并自觉地运用这种审美尺度来指导生产活动。就是说,审美尺度在人开始生产前业已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样,人的审美活动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头脑中空如“白板”、没有任何审美尺度指导的人是不可能进入审美状态的,一定的审美尺度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暗中指导着人们的审美,并在实际上预先规定着人们审美的方向。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认识过程不是客体、主体的单向刺激和反应(反映)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认为,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主体不断进行心理(认识)建构的过程。他通过多年对儿童心理的分析研究指出,人的认识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环节。图式指可变动的动作的结构,婴儿最初的图式是一些遗传的本能动作,以后在接触客体过程中,这种图式日趋复杂化,逐步内化为抽象的逻辑数理结构;同化指主体在活动中逐步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指主体图式不能同化客体而只能顺应客体时引起的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则是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儿童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力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客体,如获成功,原有图式得到巩固与加强,认识达到平衡,如不成功,主体便作出顺应,调整、改变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适应客体,直至达到认识的新平衡。认识的这种同化与顺应、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交替便是儿童认识结构的动态的建构过程。1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生认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人的审美活动虽不局限于认识,却是包含着认识活动的情感体验。所以建构主义原理原
则上也适用于审美过程。我们这里可以用“审美尺度”代替图式这个概念.审美尺度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在人的审美活动中面对着各种不同的审美对象,会通过同化与顺应活动不断地重新建构,而获得自我调节与相对平衡。这是审美发生的一般过程。但就个体的具体审美活动而言,一定的审美尺度总是在审美开始前业已存在于人的脑际,成为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
那么,人的审美尺度有无共同性呢?我们认为是有的。这里,想着重从认知因素方面加以说明。
审美尺度的认知因素在审美过程中主要发挥对情绪和情感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作用。一九六二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通过实验证明了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是情绪与情感发生过程中三个互相作用的主要因素,创立了“情绪三因素”说。以后有人把这个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它形象地显示出整个情绪现象是由主体内的下列三个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1)对环境情景输入的信息的知觉分析}(2)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近似于皮亚杰的“图式”),这个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期望、需要或意向的整个认知;(3)现实情景和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之间进行比较的系统,可以称为认知比较器,它附带有庞大的神经系统和生化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在这个循环的反馈控制系统中,认知比较器处于中心地位。这说明认知系统对于情绪和情感有直接的调控作用;也说明认知比较器依靠生化状态,从而情绪和情感离不开神经生化系统(生理基础)。这一观点运用于审美,则原有的审美模式(尺度)与外部审美信息的输入是审美情感(状态)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而认知比较器就对二者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的一致程度大于不一致程度,就会引发美感体验,反之,就引不起美感。在此之前,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于五十年代已提出情绪的“评估一兴奋”说。她认为,“情绪是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的倾向,伴随着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模式各不相同”。12她把情绪反应的序列归纳为:情境一、评估。情绪。她举了个典型例子,在树林里知觉一头熊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里的熊就不产生恐惧反而产生愉快,区别就在于对情境的认知与估量。就是说,这种认知与评估是诱发情绪的前提和主导因素。美感的诱发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