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科学观演变探析(1)
2016-01-03 01:03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现代中国科学观演变探析(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自“五四”运动以来,现代中国科学观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
摘 要: 自“五四”运动以来,现代中国科学观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科玄论战”的结果确立了科 学受尊崇的地位,“实用至上”的科学观限制了纯理论研究相对独立的发展, 对“伪科学”的批判突出了科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科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开启了对科学的多元 化理解。现代中国科学观的演变,是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和冲突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对科 学的误解和误用在一定时期内在所难免。不断清除对科学的误解和误用,正是中国科学事业 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 键 词:科学观;科玄论战;实用至上;伪科学 Abstract: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view on modern science evolved and underw ent several major changes and, as the result of the historic argument of scienceagainst metaphysics, science prevailed. However, the “Pragmatic Approach First ” view on science restricted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pure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criticism to “pseudo-science” highlighted the corevalues of scientific spirit, whil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cience and cultureopened the diverse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o, the evolution of the view on m odern science in China went forward in such a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the Chines e and West cultures were mingled with each other and, meanwhile, they were in co nflict. In such a historic background,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use of scienc e were inevit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in a certain period. To eliminate uninterr uptedly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use of science is necessary to guarantee the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 China. Key words:view on science; argument of science against metaphysics; pragmatic approach fir st; pseudo-science
20世纪以来,“科学”成为现代中国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不仅改 变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还伴随着“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现代思想 范畴,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然而,“科学”这个词汇表征的是一个多义的概念。 在不同的年代,人们对它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并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回顾现代中国科学 观的演变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助于不断清除对科学的误解和误用,从而保证中国科 学事业的顺利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 “科玄论战”带来对科学的尊崇
现代中国科学观的形成始于“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成为当时全社会关注的 焦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遍访欧洲,于1920年发表《欧游心影录》,宣告“科学万 能之梦”的幻灭,倡言中国孔老墨人生智慧可以济西方文明之穷。1922年,梁漱溟发表《东 西文化及其
哲学》,公开为孔子和儒学辩护。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视科学为解决 中国社会问题的良药,认为科学不仅是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锐利武器,而且是指导人们认识 社会和人生的最有效方法。如胡适所言:“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 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 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1]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科学主义 与人文 主义两大思潮之间相互激荡,导致了1923年开始的一场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以张君劢、梁 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另一方则是以丁文江、胡适、唐钺等人为代表的“科学派”。
在这场论战中,“科学派”占了上风,最终几乎呈一边倒的格局,这表明现代科学显然已渗 入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意识之中。“科学派”的胜利与当时的社会需要密不可分。20世纪 早期的中国面临着可能亡国灭种的危机。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传入中 国。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要自强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的、 理性的人生观显然更符合当时变革中国社会的需要,更容易为向往进步与富强的人们所接受 。源于近代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来说,是新鲜的和先 进的东西。坚持用科学的、理性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动,曾经使许多有志之士和热血青年 接受了作为科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