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学批判的研究(1)(3)
2016-02-25 01:07
导读:从海德格尔的这一揭示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技术领域的不断转换,技术力量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急剧扩张,而人对于自己作为
从海德格尔的这一揭示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技术领域的不断转换,技术力量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急剧扩张,而人对于自己作为“主体”的身份也越来越“自信”。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统一本质、整体性,在这种日益增长的“自信”面前变得越来越脆弱松弛。人与世界关系的分裂,以主客对立形式出现在人对自然的开发、占有和控制过程中,甚至出现在人对世界的“保护”之中。所谓世界的“对象化”,成为一种人凭借技术方式掌控一切外部事实的具体形式;所谓“主体性”,则不过是人使“世界成为对象”的自设根据。就这一点来看,人与世界关系的非美学本质已经很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谐和秩序的丧失,决定了人的生存意志及其基本满足的孤立性和封闭性,决定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功能化效果——自然、社会,甚至人的精神存在,只是处在一种人的技术实践“对象”位置上。正是在这种“功能化关系”中,由人与世界关系的统一交流所生成的整体生命意识被遮蔽了,人的生存活动被简化为一种功能意义上的日常生活过程、一种物质性的事实。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帛书《易之义》键川、阴阳、刚柔、文武思想合论
庄子思想的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