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李泽厚美学批判的研究(1)(3)

2016-02-25 01:07
导读:从海德格尔的这一揭示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技术领域的不断转换,技术力量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急剧扩张,而人对于自己作为

从海德格尔的这一揭示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技术领域的不断转换,技术力量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急剧扩张,而人对于自己作为“主体”的身份也越来越“自信”。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统一本质、整体性,在这种日益增长的“自信”面前变得越来越脆弱松弛。人与世界关系的分裂,以主客对立形式出现在人对自然的开发、占有和控制过程中,甚至出现在人对世界的“保护”之中。所谓世界的“对象化”,成为一种人凭借技术方式掌控一切外部事实的具体形式;所谓“主体性”,则不过是人使“世界成为对象”的自设根据。就这一点来看,人与世界关系的非美学本质已经很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谐和秩序的丧失,决定了人的生存意志及其基本满足的孤立性和封闭性,决定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功能化效果——自然、社会,甚至人的精神存在,只是处在一种人的技术实践“对象”位置上。正是在这种“功能化关系”中,由人与世界关系的统一交流所生成的整体生命意识被遮蔽了,人的生存活动被简化为一种功能意义上的日常生活过程、一种物质性的事实。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帛书《易之义》键川、阴阳、刚柔、文武思想合论
庄子思想的当代性
上一篇: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宗教本质论述的几个阶段(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