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零与形而上学——从数学、佛学、道学到现象学(3)

2016-03-21 01:08
导读:1929年以后,海德格尔开始避免用“Sein”一词,因为“沿用迄今的存在概念不足以把所有存在的东西都举出来”[7]。他随即转而用“无”(Nichts)来命名那个


1929年以后,海德格尔开始避免用“Sein”一词,因为“沿用迄今的存在概念不足以把所有存在的东西都举出来”[7]。他随即转而用“无”(Nichts)来命名那个他要寻找的东西。[8]

然而海德格尔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意图再次遭到了误解,因为至少在欧洲,他所说的“无”被理解为一种虚无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他最终也试图用“空”来标识那个原先他通过“存在”、“无”来表达的东西,即本质的现身者:“空(Leere)与无(Nichts)就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试图把它思为不同于一切在场者和不在场者的那个本质现身者(dasWesende)”[9]。

存在者或在场者/不在场者是一方面,本质现身者是另一方面,正是这两方面的对立,使得西方形而上学得以可能。海德格尔以后也用“感性”与“非感性”(或“超感性”)的概念对来规定这个对立。

海德格尔本人曾感慨,他的思想在欧洲遭到的误解远甚于亚洲。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与希腊与西方思想中对“无”或“空”之理解和思考的缺乏。从巴门尼德斯说出“只有‘存在’存在着,‘非存在’并不存在,并且不能被思考”起,希腊人和西方人就把对“无”的思考与对“无意义”或“虚无主义”的倡导视为不二。

这或许就是“零”在希腊受到嘲弄,而在印度却得到尊重的原因。



7.写到这里,问题似乎已经论述完毕。

但是,内行的读者会提出异议:且慢!如果在理性的意义上理解“无”和“空”,那么它们在希腊人那里也不缺乏:柏拉图就有类似的区分: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这个双重世界的划分,与于连所说的感性与理性、海德格尔所说的感性与超感性或现象与本质是一样的,用现代数字世界的二进制来表达就是:0代表前者:无;1代表后者:有。世界万物都可以由这两个符号构成。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凭什么还能说,希腊人或西方人没有“无”、“空”、“零”的概念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承认,“形而上学”一词所指称的那个东西,比感性/理性的两分更多。这也涉及对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果按任继愈的说法把老子的“有”、“无”之别用西方哲学的范畴理解为“个别与一般”或“现象与本质”的区别[10],那么于连认为中国没有形而上学的看法便可以得到有力的反驳。但是,这种解释在后面第四十一章中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论断却难以自圆其说。我们总不至于将它理解为:天下万物生于个别或现象,而个别和现象又生于一般和本质?

显然,“生于”的说法所指示的是一个发生、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关系模式。这里仍然可以借助于零与数字的关系来说明:用“一”或任意一个数字标识的可以是一个实物、一个事物的集合,也可以是一个意念、一个数。它们在这个意义上都与零无关。它们与零的可能关系仅仅在于:它们最初都源于零、生于零。零既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它静居于正负两极之间,构成万物的中心。但它是空的,形而上的万物从它展开去。

这里可以结合海德格尔的对“自由”的一个说明来思考。他在解释谢林的“自由”概念时曾概括出三种自由概念:

1.自由之为一系列进程的无须论证的自身开端,从其自身出发的能力。

2.自由之为离于或免于某种东西的自由状态(Freisein),如我们说,病人没有发烧(fieberfrei),这种饮料免税(steuerfrei)。

3.自由之为对于某种东西的自由存在,之为自身联于某种东西。

可以用这几个自由概念来对至此为止所阐释的形而上学的零的含义做一总结:撇开第二个自由概念不论(它可以说明静态意义上的零),第一个和第三个自由概念所展示的正是发生意义上的零,它也是形而上学的零的真正含义。海德格尔似乎也看到了它们与真正的自由概念之间的联系:“最后谈到的这一自由概念引向‘真正的’自由概念(在有第一个自由概念作为内建成成分的情景下)。”[11]
上一篇: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及其现代转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