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写过这样一首诗: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度量自身。
……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可见,宽慰、解脱痛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痛苦也是由多种多样的原因引起的。悲观厌世的人因为怕劳累甚至连善良、纯真都抛弃了。伊比鸠鲁的“四种药草”不也可以治病救人吗?“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上一辈的上一辈的上一辈……流传下来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格言、民谚、歇后语非常具有腐蚀性:“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知这话老子该负什么责任?它鼓励中国人向社会上抵抗力量最弱的方向走,不必抗争,已成为民族性格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是殆害无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明白白地教导人凡事要先为自家打算、盘算,当人们相互之间抱怨“公德”意识如此差劲,“敬业”精神如此淡薄时,难道老子就该袖手旁观?如果在商战中恪守“吃亏是福”、“凡事让三分”,那岂止是陪了夫人又折兵的问题,说不定还要将自个儿活生生的搭进去呢。鲁迅先生曾经比较过儒道两家的柔弱之道,他说:“老是尚柔的;……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在老子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21)可谓一语中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在苛求古人。老子他哪儿能考虑到你二千年后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做?!而问题在我们这些后人从老子那儿汲取、继承了什么!必须认真反思这个问题。
看看林语堂从中读出了什么:“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它不仅教人以纵情放任,消极反抗,而且教人愚中之智,弱中之强,受辱的好处,隐藏的重要,有一条道德格言说‘不敢为天下先。’理由很简单:这样你就永远也不会暴露自己从而受到别人的攻击;你也就永远不会被打倒在地。据我所知,这是唯一已知的、讲无知与愚蠢是人生斗争最好伪装的理论,这个理论本身也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22)那么,反过来思考一下,你隐藏的目的恐怕还有一招,现时的装疯卖傻是为了等羽翼丰满,力量强大之后,再去攻击、打击报复对方,瞧瞧!多么阴险狠毒。显然老子并没有从终极意义化解强弱、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