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的战时财政理论与战时财政政策(1)(3)
2014-02-07 01:10
导读:[5] [2] 马寅初:《 财政学 与中国财政 —— 理论与现实》下册,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546-548 页;马寅初:《非常时期之财政问题》、《 26 年暑期庐山
[5] [2] 马寅初:《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 —— 理论与现实》下册,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546-548 页;马寅初:《非常时期之财政问题》、《 26 年暑期庐山谈话会讨论战时财政问题》,徐汤莘、朱正直选编:《马寅初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17 - 125 、 134-149 页;章乃器:《由平时财政说到战时财政》、《中国战时财政的特质》,章立凡编:《章乃器文集》上卷,华夏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94-297 、 476-482 页;另参见张鸿石:《 1936 - 1937 年中国学术界的战时财政主张》,《河北学刊》 1996 年第 3 期。
[6] [3] 孔祥熙:《战时财政与金融》,《演讲集》,第 241 - 243 页;《抗战以来的财政》,第 7 - 12 页;《四年来的财政金融》,第 6 - 9 页。
[7] [4] [ 英 ] 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 1974 年版,第 473 、 483 页。
[8] [5] 《辞海》 (1999 年版缩印本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1353 页。
[9] [6] 马寅初:《非常时期之财政问题》,《马寅初选集》,第 124 页。
[10] [1] 马寅初:《 26 年暑期庐山谈话会讨论战时财政问题》,《马寅初选集》,第 134 - 143 页。
[11] [2] 孔祥熙:《战时财政与金融》,《演讲集》,第 243 页;《抗战以来的财政》,第 10 页。
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蔡志新
实现国有资产对社会资本的最大控制
民间资本参与BOT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