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财政政策效力:理论综述与政策实践(1)

2014-12-29 01:25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财政政策效力:理论综述与政策实践(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主流宏观 经济 学的 理论 和 方法 ,从理论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主流宏观 经济 学的 理论 和 方法 ,从理论上对财政政策的效力进行全面的 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政策效力只存在于“自动稳定器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中短期内存在三种机制的挤出效应:利率机制、实际汇率机制和价格机制,而在长期内,不仅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而且会导致经济更加波动。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既是对理论的验证又是我国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然而本文在 研究 了我国1988—2003年的财政政策实践后发现,“冻火鸡式”的财政政策,应该为1988—1994年的剧烈经济波动负责;持续长期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导致了1998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对2004年的局部经济过热以及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1998年以来持续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难辞其咎。
关键词:财政自动稳定器,积极财政政策,政策效力,政策实践

theefficacyoffiscalpolicy:surveyof the oryandpractice
abstract:utilizingthetheoriesandmethodsofmainstream-macroeconomics,thispapergaveanall-roundanalysisoftheefficacyoffiscalpolicywiththefollowingconclusion:theefficacyoffiscalpolicyonlyliesinthe“automaticstabilizer”;positivefiscalpolicyresultsinthreecrowding-outeffect:mechanismofinterestrate,realexchangerateandpriceintheshortandmediumrun,whileinthelongrun,itwillnotonlyhaveacompletecrowding-outeffect,butwillleadtomoreeconomicfluctuations.thecontinualpositivefiscalpolicyofamericain1960swasaperfectproofofthetheoryandagoodlessonforchinatolearn.nevertheless,itwasfoundafterresearchingonchinesepositivefiscalpolicybetween1988and2003that“cold-turkey”fiscalpolicyshouldberesponsiblefortheviolenteconomicfluctuationof1988-1994,thelong-lastingdeflationaryfiscalpolicyledtoactualdeflationbeginningfrom1998,andtheover-heatingeconomyinsomesectorsandpossibleinflationof2004arepartlycontributabletotheconsistentpositivefiscalpolicysince1998.

keywords:automaticfinancialstabilizer,positivefiscalpolicy,efficacyoffiscalpolicy,practiceoffiscalpolicy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一、引言

1998年以来,世界经济处在一种不稳定和对广泛的通货紧缩的恐惧之中,凯恩斯的幽灵又向我们靠拢。那些忽视经济 发展 历史 和 政治 历史的人们正在冒着危险这样做①(布莱恩·斯诺登,2000)!我国为了治理1998年开始的经济紧缩,连续6年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而当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们而还在为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后续的发债空间有多大而研究和探讨时,2004年,我国局部经济过热已经形成(刘树成,2003a;2003b;2004;),并且极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虽然郭文轩等在2003年分析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及其存在的隐忧,提出了我国政府应该“淡出”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最佳退出方式(郭文轩,2003),但是对财政政策效力 问题 缺乏一个全面总体的研究和分析,因而缺乏说服力。
而本文的目的是运用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财政政策的效力问题,尤其注重从长期的视角对财政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我们的结论是,财政政策效力只存在于“自动稳定器中”,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存在挤出效应,包括is—lm模型所揭示“利率机制”的挤出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所揭示的“实际汇率机制”的挤出效应;在短期向中期的调整过程中存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揭示的“价格机制”的挤出效应(或称之为供给限制的挤出效应),而在长期内不仅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而且会导致经济更加波动。虽然结论并不令人愉快,甚至有些极端,但是我们认为,这对那些认为只要运用财政政策就能很好的调控宏观经济而熨平经济波动的人来说,本文发出了一个不同的声音,如果这些有“良好愿望的人”能够听到,这对我国的经济的长期运行肯定是有好处的。虽然人们对经济学到底是不是 科学 仍存怀疑(因为经济学不能做实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国际比较,吸取别国的经验教训,从这一点上讲,我们是幸运的,因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财政政策实践就是我国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验,如果我们不从别国的经验中汲取经验教训,那么这是我们这些搞理论研究的人的悲哀,因为我们可能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又一个悲剧性证明,这正如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所说的,19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货币最重要”这一观点的悲剧性证明。
上一篇:税收文化及其对税收的影响(1) 下一篇:国债市场应对入世策略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