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1)(5)
2015-06-16 01:06
导读:第二,晚清财政研究向纵深发展,出版了多部专史研究著作。在盐税研究方面,有牧寒《内蒙古盐业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锋《清代盐政与盐
第二,晚清财政研究向纵深发展,出版了多部专史研究著作。在盐税研究方面,有牧寒《内蒙古盐业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锋《清代盐政与盐税》(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宋良曦、钟长永《川盐史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在关税研究方面,有赵淑敏《中国海关史》(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版),卢汉超《赫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汪敬虞《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蔡渭洲{中国海关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叶松年{中国近代海关税则史》(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冈本隆司《近代中国与海关》(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在军费研究方面,有王尔敏《淮军志》,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和《晚清兵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龙盛运《湘军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陆方、李之渤《晚清淮系集团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樊百川《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在货币金融研究方面,有王业键《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制度的演进(1664—1937)》(台北,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81年版),郑家度《广西近百年货币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宇平《近代中国的货币改革思潮(1902—1914)》(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7年版),王宏斌《晚清货币比价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宫下忠雄《近代中国银两制度研究》(有明书房1990年版),戴建兵《中国近代纸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武汉测绘 科技 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通宝《湖北近代货币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穆渊《清代新疆货币史》(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桑润生《简明近代金融史》(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在外债和外资研究方面,有曹均伟《近代中国利用外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许毅等《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曹均伟、方小芬《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活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在太平天国的财政经济制度研究方面,有郭毅生《太平天国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三,有关论文集的出版较为活跃,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的《
中国近现代史论集》值得注意,该论文集分作30编(本),在许多编中都有相关的财政研究论文,如第二编中王仲孚的《同光间新疆回乱的善后措施》,第八编中庄吉发的《清季南北洋海防经费的筹措》,包遵彭的《清季海军经费考实》,吴相湘的《清季园苑建筑与海军经费》,第十编中全汉昇的《清季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庄吉发的《清季铁路经费的筹措》,第十一编中黄俊彦的《甲午战后筹还外债与财政的变革》,第十三编中王树槐的《庚子地方赔款》等等。孙健编《中国经济史论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收录了彭雨新《中国近代财政史简述》、宓汝成《近代中国外债》等长篇论文,这些论文虽属讲义性质,但由于是作者的多年研究心得,不乏真知灼见。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组编《财政与近代历史》(1999年版),分为上、下两集,收录了许多有分量的论文。个人的论文专集有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汤象龙《中国近代财政经济史论文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陈锋《陈锋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山本进《清代财政史研究》(汲古书院2002年版)等。
第四,有关研究论文数量繁多,几乎涉及晚清财政的各个方面。有些研究论文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准,如彭泽益《清代咸同年间军需奏销统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3集,1981年),分别对镇压太平军、捻军、西北回民起义、西南人民起义、两粤闽台人民起义的军费支出进行了梳理统计。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系统研究了晚清的财政收人、财政支出以及清廷的财政困境。何汉威(清末赋税基准的扩大及其局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册,1988年12月),不但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