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1)

2015-06-16 01:06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 研究 ,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 研究 ,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阙失,值得认真回顾和 总结 。在已经发表的有关学术史综述中,对晚清财政史的研究涉及很少,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在总体回溯的基础上,重点缕述几个重要的专题研究和突出成果,最后讨论晚清财政史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同时需要说明,由于视野和语言的限制,本文所涉及的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限于日本。挂一漏万与不妥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学术史回顾:晚清财政史研究概述

应该说,对晚清财政史的研究,并非始于20世纪,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1897年,上海广学会出版了英国驻上海领事哲美森的《 中国 度支考》(林乐知译),该书虽冠名“中国度支”,实则专门叙述清代特别是晚清的财政。该书的目录较为庞杂,共分为“总论”、“政府疆吏交际”、“直省解京款项”、“漕运京饷”、“额外京饷”、“海关洋税”、“岁人总论”、“地丁银”、“漕粮”、“盐课盐厘”、“百货厘金”、“新关洋税”、“常关税”、“土药税厘”、“杂税”等36目。仅从繁杂的目录来看,《中国度支考》不是一部研究性著作,更多的具有资料选编色彩。当然,其资料也弥足珍贵,刘锦藻编撰的《清朝续 文献 通考》就有所引用①,并称晚清户部的报告,“多脱误,外人指其不合”,而哲美森的记述,“外人信为无误”。这也正揭示出《中国度支考》的史料价值。

进入20世纪后,广智书局1904年出版了梁启超的《中国国债史》,梁氏对晚清的“国债”进行了初步的梳理。而吴廷燮的《清财政考略》(1914年铅印本),则是国人从整体上研究清代财政的第一部著作,对晚清财政亦有涉及。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振先《中国厘金 问题 》,是国内学者研究厘金问题的第一部著作,受到同 时代 的国外学者的注意。②此后,专门研究清代财政的专著不多见,最值得注意的是罗玉东的《中国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6,“国用四”;卷68,“国用六”,商务印书馆1955年重排本。
按:《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6在引用时作者记为“哲美森”,卷68则记为“遮密孙”。
又按:《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8在叙述光绪朝财政时,还引用了日本人根岸佶的著作,并称:“吾国财政向无报告,国人鲜有知者,近年始见预算案,然肯细心研究者亦不一二,觏日本人根岸佶为同文会会员,于吾国生计状况钩稽之勤,用力之久,远驾吾国人士之上”。
②如木村增太郎《中国财政论》(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27年版)就引述过王氏的著作。按:《中国财政论》原名《支那财政论》,“支那”一词,在 历史 上,有对中国的蔑称之嫌,因此,凡是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初出版的日本研究著作中,用“支那”作书名的,一律译作“中国”。但为了避免混乱,著名的资料书如《支那 经济 全书》,仍依其旧。据倪建周、冬明《“支那”源流考》(《新华文摘》1999年第8期)称,“支那”原是“Cina"的音译,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日本辞书《广辞苑》也有这种解释。不过,在笔者看来,从读音上看,“支那”(日语读音作“席那”)更接近于拉丁语系的读法,在西班牙语中“China”读作“齐那”。笔者曾学过几年的西班牙语,特予揭示。权作一说。

厘金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罗著对晚清厘金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是20世纪上半叶清代财政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另外,侯厚培的《中国近代经济 发展 史》(上海大东书局1929年版),是国内系统研究近代经济史的第一部著作,是书对财政问题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特别是对晚清的币制改革,有较好的论述。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哈佛燕京学社1939年版),开了研究晚清经济思想的先河,其中的“增岁人说”、“厚俸禄说”、“行预算说”等对考察这一时期财政思想很有启发意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0世纪上半叶的晚清财政史研究专著虽不多见,但有关著作对晚清财政多有涉及。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上一篇:生态税收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