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政府预算编制若干问题的思考(4)
2017-06-19 01:15
导读:国有资产所经营预算的基本内涵:(1)以国有资产的宏观经营为分配目的,所追求的是宏观效益。(2)它的收支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
国有资产所经营预算的基本内涵:(1)以国有资产的宏观经营为分配目的,所追求的是宏观效益。(2)它的收支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形成的,因而国有资产财政是经营型财政。(3)它以资产所有权为分配依据,并以竞争性市场为其活动范围。
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内涵:(l)分配目的是为保护公民和居民的长期利益,协调收入的时间分配和代际分配。(2)分配对象是参与者共同出资的社会保障基金,其中政府作为组织者,承担一部分拨款满足社会特殊成员的要求,并承担最终支付能力责任。(3)由各方共同筹资,但实施中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执行,居民和单位作为个人无权抵制社会保障资金的集中管理。
(四)采用科学的测算预算收支,提高预算的准确性。
在收入的测算方面,运用“标准收入测算法”编制收入预算,即根据资料测算出各项收入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比例,作为测算该项收入的标准,充分考虑GDP、税基、人口数、人均收入等因素对收人预算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计算得出财政收入能力,再根据未来年度的政策调整情况,测算各项预算收入。
在支出方面,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这里所说的“零基”,并非预算金额为零,而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受既成资金分配格局的限制,首先确定部门工作的目标及为此所需完成的业务内容,并据此进行最佳的资源分配。为此,首先应摸清“家底”,制定科学和符合实际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为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其次,加强预算编制的调查论证,增强预算约束波编制预算时,要对人员经费中该不该供给,正常经费中有无压缩的可能,项目是否必要,结构是否合理,效益如何,单位之间是否公平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最后,对所有预算单位或预算项目有效地排列出轻重缓急的用款顺序,根据财力可能优先安排排列较前的支出项目。总之,对各项财政支出均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即对原有的和新年度增加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将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项目。实行等基预算,对改变我国目前因预算编制的基数法而造成的支出呈刚性增长且效益不高的状况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五)增加预算编制和审批的时间,克服代编预算现象,保证审批的严肃性。
1.进一步提前编制预算草案。
安排充足的编制时间是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条件。从西方国家看,预算正式编制之前的准备时间普遍较长,许多国家预算编制时间一般都在一年左右,在每一个预算年度开始之时,就着手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使得预算的编制有较充分的筹备、测算、讨论过程,保证了经济资料搜集、指标测算、项目取舍等工作的必要时间,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美国联邦预算的编制审批时间是18个月,其中编制时间需要9个月,这样就为收集资料,进行相关论证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从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情况看,预算编制的时间过短,今后为保证预算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高其可行性,减少在执行中的频繁调整,应适当延长预算的准备期。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建议将年度预算编制提前半年至一年即着手准备,避免仓促上阵,应付了事。同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有审查或者审批预算议程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应当自下而上逐级提前召开,保证按照上级政府汇编预算所需要的时间,提交经过本级人大审批通过的本级预算和本级总预算,从根本上解决代编预算的问题。
2.增加人大审批政府预算的时间,保证审批结果的严肃性。
为了充分行使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批和监督权力,建议增加人大审批政府预算的时间,各级政府至少应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前两个月向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汇报预算编制情况,而且提交的预算草案必须细化到款、项,以保证人大有足够的时间对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