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税收的外部效应问题(2)
2017-07-07 01:29
导读:四、避税地增多和资本市场的,都减弱了对其税收制度的控制 避税地国家和地区的存在会引起偷税。近年来,避税地国家和地区增加,它们允许个人和在
四、避税地增多和资本市场的,都减弱了对其税收制度的控制 避税地国家和地区的存在会引起偷税。近年来,避税地国家和地区增加,它们允许个人和在那里建立税收地址,以便在其他国家取得的所得可以记入该税收地址。避税地国家可以从记入避税地国家的资本征收的规费或低税中受益,其他国家则蒙受税收损失,并且减弱了对其税收制度的控制。同样,新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如衍生物及其他外国证券,都给税收管理带来了复杂的。税务管理人员在如何认定所得、如何在有关国家间分配这些所得、如何对这些所得征税等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加,因为在这方面,政府的对策滞后于当今金融市场技术的发展。由于资本市场更加一体化和更加复杂,以及资本流动的频繁,国家税务机关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这也削弱了对税收制度的控制。
五、税收竞争问题突出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少地采用关税和贸易数量限制及通过改变汇率的办法,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税收鼓励、调整税率,对一些所得改变管理待遇等,吸引别国的消费者、实际资本或应税所得,将本国的税收负担转移出去,使一些参与税收竞争的国家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全球化迫使一些国家为了保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降低税率,特别是对资本所得的税率,则会税收制度的公平和财政赤字。这种税收竞争的后果是减少这些国家的税收收人,并迫使这些国家改变税制结构。
六、人的跨国流动增加 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为各类型人才创造了无数个高薪职位,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高素质人才“以脚投票”,移民国外或到国外工作。他们的离开不但削弱了发展家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意味着与人才相关的潜在税源的流失。相反,受程度相对低的低素质劳动者却缺乏流动性,甚至在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工种之间都难以流动,只能固守在贫穷落后的家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他们较少为政府创造税收收入,反而需要政府提供岗位
培训,甚至贫困救济。在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的素质与其流动性成正比,愈是高素质的人才愈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高素质人才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国家税收的主要负担者。仅以最常见的两类外迁移民为例,智力移民实际上是人才及与之相关的潜在税源的流失,投资移民直接就是现实税基和投资来源的损失。联合国有一个统计,俄罗斯人才外流产生的损失每年达600——700亿美元。,各国都制定了很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政策,防止本国人才资本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