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思考(3)

2017-08-05 04:33
导读:二、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原因 1994年,为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进行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改革。鉴于当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的经济
 二、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原因  1994年,为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进行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改革。鉴于当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的经济背景,而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政策取向,因此在税制设计上,我国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  (一)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正如上面所,由于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增值税额不允许抵扣,使得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抵扣额小、税基宽的特点,这样在同样税率条件下,便可以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或者说等量的税收收入可以在较低的税率条件下取得,从而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9年的31%下降到1993年的13%,年均下降1.2%,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断下滑,1993年仅为33.7%.中央财力有限,导致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减弱,为此,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而生产型增值税正是满足该目标的手段之一。且在当时高速增长的条件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显然难以达到上述目的。  (二)、 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消除投资恶性膨胀,抑制非理性投资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已纳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课税,技术进步和扩大再生产,这是它的主要缺陷。但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这却成为它的优点。在投资领域,我国历来存在着普遍的软预算约束,它常常引发投资恶性膨胀,并且伴之以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调和重复投资。这种投资膨胀又常常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先导,构成所谓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针对这种经济过热,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90年代初,我国新一轮经济过热兴起,抑制投资膨胀成为经济生活的重点,在这个背景下,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是毫无疑问的。  (三)、 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是由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决定的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征管采用“一员到户,各税统管,征管查一条线”的专管员管户的落后模式,征管效率非常低下。80年代以来,我们对征管体制进行改革,调整征纳关系,引进税务代理,建立税务执法制约和服务承诺制,加强税务干部培训,使得征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征管体制改革不彻底,征管模式比较落后,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征管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观。同时经济小规模化运营也是税务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中国有成千上万个,然而许多企业经济规模小,效益低下,且核算不健全,纳税意识淡薄,税务机关面对如此众多的经济核算主体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总的来说,以目前这种征管模式应付生产型增值税尚且不足,更何况税款抵扣业务更加复杂,征管难度更大的消费型、收入型增值税。  总之,在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采用生产型增值税是适应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变化,通货紧缩、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启动投资已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增发国债,进行政府投资以期刺激民间投资,然而收效不大。要治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仅靠上述两项积极的政策,而没有积极的税收政策配合,是明显不足的。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暴露出的许多表明,改革现行的增值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重复征税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主流存在的差距,最为突出的就是存在较多的重复征税,违反了税收公平、效率、中性的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价格部分含税,不利于产品的公平竞争。由于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企业抵扣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金,这造成了纳税人负担的加重,因此纳税人只得把这一部分税金摊入产品成本中,从而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抬高。这不仅不利于消费者,更加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2、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承受较高的税负,不利于其发展。由于行业间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设备的先进性及所含的价值不同,因此体现在产品成本中含税程度也不一样。显然含税越高,竞争力越差,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按目前生产型增值税征税,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因此他们所承担的实际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这样的税负结构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限制了其发展。另外,从我国的经济区域结构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多为原材料供应地,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沿海省份大多以加工为主,属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二者税负不平衡成为扩大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的因素之一,违背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初衷。  
上一篇:论个人所得税的二元课税模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