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扩大内需的讨论综述(7)

2017-08-13 01:54
导读:建议之二,扩大内需的具体建议:(1)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由于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


  建议之二,扩大内需的具体建议:(1)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由于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相对落后于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入手,提高最终消费率,逐步把过高的积累降下来,使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能与国家的生产能力相适应,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提高居民收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2)投资消费双向启动,加强启动消费力度。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扩大内需都需要同时注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且从长期来看,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消费需求。目前我们已经出台和正在制定一些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应该继续认真研究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及时经验。扩大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是各类,事业积极鼓励民间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而且也是加强人力资源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3)全面落实财政政策,有效用好财政资源。在目前条件下,国家财政投资除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外,还应当考虑对一些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国有项目适当投资。有效利用财政资源,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带动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中小的发展,加速中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还应考虑将部分财政资源直接用于增加居民消费,例如为社会保障体系补充资金,以及对下岗职工提供帮助。(4)稳妥落实各项改革,稳定居民未来预期。目前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各项改革如何进行又是影响居民对未来预期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已经在进行中又尚未完成的改革,应尽快明确方案,及时落实完善。例如,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开放,应尽快出台,不能久拖不决。对一些正在筹划尚未铺开且对居民支出预期有影响的改革,可以暂缓,以后分步进行,以免影响目前的居民消费,例如对国家职工的医疗费用改革。总之,各项改革的时机选择需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式,恰当错开安排,以利于保证必要的消费和投资需求。(5)发行专项建设国债,发展开拓资本市场。到1998年底,的国债余额已达到7770多亿元,占GDP的比重已接近9%。为了将国债的发行数量控制在国家财政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同时又能集中足够数量的资金投入建设项目,可以考虑采取发行专项建设国债的办法,拉动国内投资需求。此外,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考虑有计划地允许地方发行一定数量的政府债券,同样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21]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建议之三,提出启动消费市场的三点建议:(1)积极推出消费信贷,并扩大消费信贷领域。消费信贷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消费信贷领域。由于住房信贷尚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就谈不上启动市场,应该把消费信贷扩大到家电购买、小额消费信贷等众多领域。二是简化贷款手续。(2)拓宽投资领域。应寻找一些高于存款一般性收益的领域,有的资金虽间接进入投资领域。但毕竟合理地驱动市场活跃,反而不会产生新的银行坏帐。(3)尽快实现各种类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应充分认识到股份制改造并不等于上市,其最终目的是搞活企业和股东分红。老百姓也并不想在股市里投机冒险,而是希望进行一次较为保险的投资活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股份制对国有企业则益处多多,既能防止国有企业上市圈线,又可监督管理者。其他类型的企业股份制改造则可以扩大百姓的投资领域,让投资者成为企业的老板,享受股东决策、分红之权益。[22]

  建议之四,分收入阶层制定消费政策。有三项可操作性建议。(1)调整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增发特种国债与消费信贷的组合政策。把消费信贷政策与增发特种国债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帐户政策相结合。发行的特种国债为10年期甚至更长、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品种,长期性的国债利率有可能与中期性的银行住房贷款利率之间形成正利差即国债利率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那么在政策操作过程中,可利用这种正利差规定:该特种国债只售予打算利用消费信贷购买住宅、汽车等特种消费品的个人,并且所购国债必须用于向银行质押贷款;消费者在购买国债的同时与银行办理质押贷款手续;消费者凭银行开具的质押贷款信用证办理购买特定消费品的消费信贷手续。(2)调整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对购买特定消费品的收入减免所得税。对比重占20%的高收入群体来说,消费信贷的刺激作用不大。因为他们的主要并非是积蓄不足。动员他们的存量资产和未来收入。按照国际经验,对用于购买住宅、汽车、商业保险等特定消费对象的收入减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这项政策主要目标是调整供求失衡,当前对国民经济发展最有意义的,是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容纳相对过剩产品的“蓄水池”。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鼓励富人把他们的资产转换为实物资产,这样一个“蓄水池”于社会有益无害。(3)调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对储蓄的利息收入征收所得税。从国际经验看,相对于降息来说,对利息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一项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政策。降息属于金融政策。这两种区别在于,要取得同样的政策效果,征税对低收入群体有利。因为人们认为征税减少的是本应属于自己的收益。而在降息政策下,仅仅将利息收入减少,对消费者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因为人们认为降息减少的是尚未属于自己的收益,要取得同样的政策效果,利息率可能需要更大程度的调低才行。[23]
上一篇:国研报告:流通体制改革在于创新与规范 下一篇:我国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