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编制及启示(2)
2017-08-13 04:50
导读:三、对我国预算改革的启示 1.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我国的预算编制时间从上年的11月份开始,到来年3月份经人大批准,历时不到半年,直接造成我国预
三、对我国预算改革的启示 1.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我国的预算编制时间从上年的11月份开始,到来年3月份经人大批准,历时不到半年,直接造成我国预算形成较晚,编制较粗。可以考虑将时间延长到10个月左右,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预算的滞后性。 2.要实行标准周期预算。我国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从每年1月1日开始,到12月30日结束。但我国新一年度的预算草案却要等到3月份召开的人代会批准后才能称为正式预算,上升为法律文件。这就是说我国在每个财政年度中有二、三个月时间政府财政活动没有法律依据,出现了“约束空档”。这样可以考虑将我国财政年度改革为从4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3月31日结束,从而使预算年度与人代会审批预算草案的期限相衔接,最终使各级政府在新的预算年度一开始就可执行刚被审批的预算。 3.制定中期预算框架。我国财政年度预算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忽视了预算执行的前瞻性和稳定性。我国虽然也编制中长期财政计划,但主要是作为与五年期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相适应的一个纲要式的内部文件,缺乏具体的测算,其正规程度和细致结构与年度预算相差甚远,不是真正意义的多年期预算。所以,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编制经验,以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为基础,在编年度预算时,再加2~3年的中长期预算。 4.改革预算编制机构。我国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都由财政部负责,可考虑把预算编制权从现行财政部门中分离出来,使得预算编制与执行形成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强化预算管理法治化的目的。 5.要“主动编制”预算。我国现行的预算编制,实行“二上二下”的编制办法,即在部门编制预算建议数的基础上,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然后部门再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本级政府预算草案批复部门预算。这表明,我国现行预算实际上是“被动编制”预算,即财政部门是在对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财政总预算。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在当前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客观上造成了以部门意见为主动的低效局面。所以,在当前的改革中要逐步转变预算编报方法,变“被动编制”预算为“主动编制”预算。 6.采用绩效预算方法。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从以养人、办事为原则的财政支出制度转向绩效预算。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实施绩效预算首先必须以单一财政账户制度为依托,因为单一财政账户制度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能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外资金问题,有利于廉政建设;我国的绩效预算还必须与政府采购制度相配合,因为政府采购的效益取决于每批商品或劳务的采购额度和获取信息的时间及全面性,而在绩效预算制度下,这两个问题很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