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国民核算体系改革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2)

2017-08-17 01:34
导读:物质生产MPS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和缺陷 前面提到,很多学者都讲服务活动很重要,不可缺少,但重要性不等于生产性,这似乎有理,但实际不是这回事。因
  物质生产MPS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和缺陷  前面提到,很多学者都讲服务活动很重要,不可缺少,但重要性不等于生产性,这似乎有理,但实际不是这回事。因为从看来,既重要而又不可缺少,就必须作为生产并产值,否则不仅在逻辑上讲不通,而且在国民核算中,还会导致种种矛盾和错误。物质生产的MPS体系,长期就存在这样的矛盾和缺陷。几十年来,在推行MPS核算制度的国家,包括和前苏联等国在内,一方面批判服务生产,另方面又模模糊糊地把大量服务部门的活动成果,作为产值计算到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果中。  先看看经济理论,经济学教材中,一方面讲物质生产是生产,对把服务作生产的观点持强烈的批判。但它在国民生产成果的使用中,又把消费性支出,包括服务性支出,都作为消费计算;把积累性支出,包括服务性支出,作为积累计算。这实际上是生产按MPS,使用按SNA,产生了混淆。  至于在统计实践上,理论上接受政治经济学的物质生产观点,坚持物质生产,认为服务不是生产,不计算产值,实际上都把服务活动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加到生产总量中来了。仍以公检法为例。很多为了维护企业利益雇请律师,支付不等数量的律师费。此外,还有广告费、旅差费、医疗费、培训费、养路费等,都是一些服务性支出,照理这些服务性支出,属于非生产部门的活动,对它们不计算产值。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就没有资格列作使用单位的中间消耗,即物化劳动消耗C,只能列作国民收入(V m)的再分配。但在企业成本核算时,将这些服务支出,列作生产成本(C V),并算进企业总产值之中。这样就发生两个矛盾和缺陷。  (1)以生产为例,将工业生产的服务支出列入工业生产成本(C V),这就使各种服务部门——广告部门,部门、医疗部门、部门、养路部门的服务活动成果,计算到工业总产值(C V m)中来了。  (2)以工业生产为例,工业总产值(C V m)—物耗C=工业净产值(V m),由于工业总产值包括各种服务产值,而扣除工业物耗C,按照统计制度规定,只是工业生产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和折旧,对于服务支出,规定不能减去。这样所有服务支出,包括广告服务、旅游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的活动成果,未加扣除,都保留在工业净产值中。也就是对各种服务活动作为工业生产的成果,计算在工业净产值中。  同样,农业部门和建筑部门生产中所耗用的旅差费、医疗费、培训费、广告费等等,列入生产成本,并计算在农业总产值和建筑总产值中。但又不作为物耗扣除,从而使这些服务支出包括在农业净产值和建筑净产值中。把各色各样的服务产值算作工农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变成张冠李戴,这好吗?当然不好!远不如实事求是,把服务作为生产,直接计算各类服务产值会更好。  可见,对服务活动并且发生经济收支的,就必须作为生产活动计算产值,重要性意味生产性这不容分辩,不容怀疑。否则就会误人自误,犯逻辑错误。  综上所述,从宏观着眼,作宏观思考,就能简单明了地认定,各类服务活劳动包括公检法和党政军活动也属于生产性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认定:一贯坚持综合性生产的国民核算制度——SNA体系,是完全的国民核算制度。但要注意防止两点:(1)把生产的性质与生产的质量效益相混同;(2)把经济活动与经济收益相等同。否则,就容易发生一些误会和混淆。  相反,坚持物质生产MPS体系,虽然理论上确认物质生产是生产,否定各种服务是生产,但实际上又对各种服务活动计算产值,相互矛盾,名不符实。这进一步表明,仅仅承认物质生产是不够的,必须包括服务,才能消除矛盾。然而过去多少年来,一直认为物质生产的MPS,在理论上是唯一正确的,而在统计实践中也认为是唯一科学的,现在通过国民核算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而进行理论,发现了众多和矛盾,并对有关理论作了推进和深化,无疑这对我国国民核算的制度改革,以及对经济学的理论建设,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
上一篇:《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对我国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