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反失业财税理论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2017-08-17 01:34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西方反失业财税理论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就业与再就
摘要: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就业与增长、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以及就业与再就业之间的关系。要以经济适度增长为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施积极的扩大就业的财政政策。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推进和谐建设。 关键词:反失业,就业,财税政策 失业与就业是一个的两种表述,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自失业问题产生以来,
西方经济学家就对其进行了深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各国政府也将失业率列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祭出各种政策工具对其进行综合治理。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失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这些理论和政策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与再就业财政政策,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西方反失业经济理论与财税政策简要评述 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积极干预的转变过程。 20世纪以前,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还不突出,就业理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认为随供求状况灵活波动的实际工资会使劳动力市场自动“出清”,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主张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大规模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对古典失业理论进行了重大修正,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和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主要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干预对外贸易政策。如用举债的方式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公共事业投资,承担社会福利责任;政府直接投资或消费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实行高额累进税政策提高消费倾向,从而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 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各国出现“滞胀”现象。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托宾等人面对菲利蒲斯曲线对通胀和失业间此消彼长交替关系的解释无力,提出了“结构性失业”问题,提出可通过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职业介绍所,提供劳动市场信息等政策减少结构性失业。 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相反,供给学派认为就业问题是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税率过高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增加就业必须大幅度减税。认为减税对就业的效应主要有:一是个人所得税的减少能够增加储蓄和投资,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降低公司所得税能在单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公司收入,从而增加劳动需求,这比降低个人所得税更能增加就业;三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能够有效提高非雇员性质的个体,特别是小所有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就业。同时强调在降低税率的同时要减少政府支出。 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将失业问题归结为“失业率”假说,提出供给管理政策。指出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降低自然失业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完善就业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并进行培训,并提出用减税的办法鼓励企业雇用培训失业者。二是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对雇用文化技术低的工人的企业进行补贴。三是实行负所得税政策,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按其实际收入的大小给予补贴,鼓励人们去工作而不是坐享失业补助。四是鼓励劳动力流动。对失业率高的地区提供就业补贴;给跨地区流动的工人以经费资助;取消对工人流动所设置的人为障碍等。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家的失业问题有别于发达国家,不能完全适用上述失业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缺乏物质资本,产业结构欠发展及市场体系不健全。并针对发展中国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就业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丰富的特点,提出通过化途径解决失业问题。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大量进城,导致城市失业越来越严重。对此,托达罗进行了修正,强调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发展农村经济,片面发展城市工业,只会导致失业在城乡间的转移。认为发展中国家要着力扩大农村就业,否则单纯扩大城市就业,制定最低水平工资线,对失业者补贴会扭曲要素价格体系,会引出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加大城市失业率。建议政府要重视初、中等和职业教育,改善公共设施和生活条件,鼓励农村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减少和降低城市失业率。 总的来看,西方经济学家总是针对不同时期失业问题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理论和政策。对我国而言,一定要立足本国国情有针对性地加以借鉴,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汲取:一是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来考虑。二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三是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失业问题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并要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人力资本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各项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与综合运用,同时提供有效的制度激励。四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保障体系,保护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五是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等吸纳就业多的产业和行业,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六是要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减少城市的向心力,以保证国内各地区间经济的平衡发展,这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