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商业贿赂的会计治理(3)

2017-08-19 01:11
导读:四、商业贿赂的会计治理措施 治理商业贿赂的措施有许多方面,比如完善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商业贿赂行为主管机关间的关系、加大执法惩治

四、商业贿赂的会计治理措施
治理商业贿赂的措施有许多方面,比如完善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商业贿赂行为主管机关间的关系、加大执法惩治力度、减少政府的寻租行为等,本文主要从会计监管的角度阐述商业贿赂的治理措施。
(一)树立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诚信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信用是对人们长期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诚信的一种外在表现。商业贿赂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要遏制商业贿赂,必须首先树立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使他们自觉抵制会计造假。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使会计人员增强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另外,国家可以利用专业网站、杂志、媒体等宣传渠道,加强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使会计人员弄清商业贿赂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掌握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明确监督工作的重点。
(二) 建立会计信用监督、评价系统。我国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会计信用评价系统,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加强信用轨迹跟踪。通过报刊、电视、公共网站等媒体定期对会计的信用进行公示,实施会计人员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如果会计人员对商业贿赂视而不见,一旦被发现,就要公开曝光相关会计人员。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建立会计人员的监督机制。在反商业贿赂中,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会计实际操作看,会计人员确实有发现商业贿赂的可能性,因为商业贿赂的发生,肯定有一方要对商业贿赂资金进行登记。会计人员对商业贿赂之所以视而不见,其原因主要是缺少约束会计人员行为的监督机制。在治理商业贿赂的问题上,会计的作用是重要的、关键的,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才有可能有效地降低商业贿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完善公司会计账目管理方面的责任规定及奖励举报制度。任何商业贿赂都会存有做假账的会计行为。未来的《反商业贿赂法》应规定与公司会计账目管理、审查相关的一切机构及工作人员,对知道或应知道的商业贿赂行为不报都构成违法或犯罪;由于商业贿赂行为必然涉及行贿受贿双方主体及知情人,可规定其中任何一方只要举报,可以被豁免刑事及行政责任,对于无法定义务的举报者,可按举报金额的一定比例获得奖励。
(五)加强商业贿赂的财务审计。从销售方来讲,要加强对销售费用支付和销售折扣形成的审计监督,关注结算方式和结算对象的合理性;从采购方来说,要注意审查采购物资价格的真实性。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定期查账等手段查找企业是否存在非法支出,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基本建设管理专项审计、财务资产管理专项审计、大宗物品采购审计等,发现和查找商业贿赂的行为。
(六)加强内部监督,健全企业自律机制。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制度体系,需要把握好三个相互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把“产、供、销”活动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严格禁止由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全过程。第二,设立事后监督,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和周期性的检查。第三,以稽核、审计、纪检监察为手段,建立监督防线。这三个层次对于及时发现商业贿赂,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七)完善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完善现行《会计法》的着眼点:第一,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大幅度提高对实施商业贿赂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经济处罚的力度,使受处罚者不敢铤而走险。第二,明确商业贿赂的判断标准,加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杜绝商业贿赂者的侥幸心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 朱有明、张薛梅,《我国商业贿赂现状的经济学》[J],商场化,2006(461)
2. 杨曼,《把脉商业贿赂》[N],市场报,2005年12月14日
上一篇:不申报纳税的法律责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