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综述(2)
2017-08-25 04:06
导读: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法规建设仍相对滞后。作为改革后的主要支付凭证,目前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没有依据,不能作为空白支票使用,无法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法规建设仍相对滞后。作为改革后的主要支付凭证,目前使用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没有依据,不能作为空白支票使用,无法满足单位实时结算和支票质押的需要。同时,国库支票及其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也给资金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2、业务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业务模式还难于处理往来款收入款项,水电费、通信费等银行代扣款业务也无法受理,致使预算单位的基本账户还需暂时保留。此外,在现金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漏洞,现金一旦领取即体现支出,存在预算单位以大额领取现金形式逃避财政监管的隐患。 3、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的使用比较繁琐。单位从零余额账户转账或提款时,不仅要使用原有的转账支票或现金支票,还需再填写一张授权凭证,增加了凭证出错的概率和核对的工作量,也容易出现单位因怕麻烦,而提取大量备用金现象。 4、支出进度明显放缓。由于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计划、计划控制拨款”制度,每年在人大通过部门预算之前,单位无预算指标可用的难题还不能妥善解决。另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只有在资金实际使用时才实现财政支出,与以前以拨列支方式相比,必然支出进度。 5、预算编制还难以完全满足集中支付的需要。目前预算编制仍存在项目过粗、事前项目论证不充分等问题,致使执行过程中出现预算单位自行调剂资金、项目资金混用以及名义上的支出与实际用途不一致的现象。
四、下一步完善改革的工作思路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管理的一项创新性基础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需要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扩大改革覆盖范围。要按照“规范操作、完善措施、全面推进、强化监督”的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地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和完善业务模式 一是规范操作层面的相关流程,强化时效管理,主要包括年初指标控制数、指标追加、用款计划、直接支付等审批流程和时效控制。 二是进一步规范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划分界限,适当扩大直接支付的范围。 三是进一步完善业务模式,适时引入公务卡结算方式,逐步取消改革初期一些过渡办法,如暂时保留单位的基本账户、允许单位部分开支仍通过原基本账户等行为,实行完全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 四是和规范单位原有基本账户结余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最终取消预算单位暂时保留的存款帐户。
2、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 一是加强财政国库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支付系统的功能,优化信息运行的工作流程,做好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相互衔接;改造和升级硬件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扩充与预算单位的连接线路,有条件的部门可考虑采取专线连接方式,提升与预算单位的联网速度。 二是进一步做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部门预算编制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的衔接,发挥财政改革的合力效应。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全过程的三个环节,预算执行既是对预算编制的落实和检验,又为绩效评价提供翔实的信息。要发挥集中支付提供具体翔实信息的优势,不断检验和修正预算编制,客观评价预算执行效果,使财政管理各环节能及时反馈、相互配合,发挥财政改革的整体效益。 三是加紧研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如预算执行支付进度偏慢、国库现金沉淀较多、与现行财务制度不完全适应等问题,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四是加强宣传及配套服务工作。通过座谈会、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对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扩大改革的和效果,为改革的推广和深入创造良好的氛围。重视对财政、银行及试点单位业务人员的
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3、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