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辩证观(3)
2017-09-02 03:25
导读:3、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不及时。 按照规定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应在每月末下达,以保证下月正常开支。但是,从财政支付令下达到代理银行有时会滞后,
3、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不及时。
按照规定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应在每月末下达,以保证下月正常开支。但是,从财政支付令下达到代理银行有时会滞后,等到发放工资日期过后,代理银行才收到支付额度,直接影响了学校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和工作的正常开展。引起教职工的不满的情绪。
4、部门预算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要求单位预算具体、准确、完整,但是我国的部门预算内涵不清,若干个主体的预算汇集到一张预算表中,导致预算或重复或遗漏,根本做不到准确、完整,更难以据此执行。国库支付中心、代理银行和试点单位相互缺乏沟通,出现问题时,难以有效协调和解决问题。
五、地方高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对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摩认识
由于国库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改革工程,涉及面广,只有加强工作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才能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进行。要求高等学校上上下下,尤其是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领导重视,此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2、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新的财政国库机构体系建立、银行账户管理、高校财务会计体系、资金支付方式等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高等学校内部的一些财务制度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特别是当前财、库、行、校之间在功能衔接不完备的情况下,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和义务。要建立健全全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管机制,财政部门对高校、银行要加大支付全过程的监控力度,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检查,促进高校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合理的监控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
中国大学排名
3、配套改革,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刚性
要深化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原则。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高等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确保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并细化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在预算中都有明细的项目,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创造条件。
4、加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和财会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资金在申请、拨款程序和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管理资金账户转变为管理国库账户额度,这不仅没有改变高校会计主体地位、弱化财务管理职能,相反,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操作能力,财务管理的理念与工作重心以及会计核算方式都要改变,给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从改革大局出发,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从组织、人员上为改革提供保障。同时还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
培训,提高其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进行职业道德、微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和掌握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了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使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的操作程序,弄清支付各环节要做的具体工作和时间要求,确保用款计划的及时上报和支付申请的渠道畅通。
5、实行制度创新,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与预算管理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高校需同步协调进行,这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账户体系设置、财政资金收缴和支付程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并涉及银行清算制度。高校应认真财政部颁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制度和银行清算制度,针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制定与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及时研究和处理试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