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世纪末中日积极财政政策比较(3)

2017-09-02 05:39
导读:三、借鉴与启示 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并未如预期效果那样理想,这其中有着一系列的现实原因。为了保证我国今
  三、借鉴与启示  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并未如预期效果那样理想,这其中有着一系列的现实原因。为了保证我国今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结合以上对中日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继续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经过艰苦努力,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出现了可喜的全面回升势头,国家财政收入也在这种好形势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速。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积极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特别是考虑到体制,制度和结构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未完全化解,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带给我们的冲击与挑战,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就更不能盲目乐观。事实上,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充分形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稳定因素和内在机制。因此,财政政策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但考虑到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支出受到有限的财政收入刚性制约,而依靠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受到国债规模风险的制约,因此,不宜长时期持续使用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的实施手段要灵活。比如可以考虑减少直接的财政投资的手段,转而运用,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手段,协调和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这样不仅有利于在公共投资领域内建立起竞争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而且还有利于拓宽公共投资资金来源和提高项目本身的运作效率。此外,还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力度。一般而言,落后地区人力资本和投资环境都较差,投资收益相对较低,经济萧条对其打击更为严重,经济复苏和启动难度更大。因此,政府必须真正加大对广大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还应对落后地区实行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到落后地区进行投资。只有这样,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仅在某些局部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发挥效力。  3.注意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加快费税改革。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费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企业和农民的非税负担,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为提高城乡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能力奠定基础。特别是我国人口中的2/3居住在农村,农民理应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非税负担大量侵吞和蚕食了农村和农民的有限收入,使得农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水平低下。由此可见,大力、从速推进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和企业难以承受的非税负担,不仅是完善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保护企业积极性的紧迫需要,而且也是依法增加农民和企业可支配收入,促进城乡投资和消费需求,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必要举措。其次,通过费税体制改革,大力整顿、规范和完善政府的收入机制,认真解决多年来各种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资金蚕食和挤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积弊,为增强国家可支配财力,振兴国家财政,并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提供必要条件。  4.以财政政策推进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既可以稳定社会,又可以增强居民消费心理,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体力量,通过财政政策来推动其改革,使之尽快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贡献。最为困难的改革还属市场机制的完善,这关系到财政政策各项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应以有效的财政政策来推动我国市场机制的完善进程,以财政来弥补相关政策性缺口来协调相关部门的矛盾。  总之,要在当前大好形势下,积极推进改革向着更深、更广的范围内推进,以更加灵活有效的财政政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不断深入地促进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
上一篇:国家职能观 财政职能及财政支出范围的理论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