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加入WTO对黑龙江省财政税收的影响及对策(3)

2017-09-11 04:12
导读:(二)适应WTO规则的要求,调整财政对重要产业的支持力度。 加入WTO后,对黑龙江省的不少产业及国有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要适应W
  (二)适应WTO规则的要求,调整财政对重要产业的支持力度。  加入WTO后,对黑龙江省的不少产业及国有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要适应WTO规则的要求,更多地运用政策扶持、财政贴息、垫息等符合市场的杠杆形式,引导信贷资金、资金及其他资金流向符合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要求予以倾斜的建设项目中,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调整财政对重要产业的支持力度。  1.强化农业投入,保护农业生产。WTO《农产品协议》规定,经济发达成员对农业的支持,允许不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5%;中成员对农业的支持,允许不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10%.虽然我国每年也支付一定的资金支持农业的发展,但与WTO允许支持的幅度还有一定的差距。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商品粮基地,加入WTO后农业受到的冲击很大,财政如何强化和保护对农业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支持农业发展,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我们根据每年的财政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1)加大对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国土整治(大江大河的治理)、移民建镇、小城镇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等投入。加强农产品市场和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对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投入,以便与国际标准接轨。(2)积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对加入WTO的压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和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发展黑龙江省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依托全省的资源优势,逐步扩大蔬菜、瓜果、亚麻、烤烟、药材、花卉、饲草、饲料生产;依托黑龙江省发展畜牧业在资源和价格上的明显优势,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和家禽生产。为此,财政要加大对“种子工程”、畜牧良种、优质饲料、区域化优质农产品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退耕还林、还草等方面的支持。(3)支持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从全省的实际情况看,最具潜力和优势的是开发绿色食品产业,这既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也是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最佳切入点。从国际和国内看,绿色食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由于黑龙江省开始建设时间较晚,由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具备开发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基本条件。所以财政政策要倾斜于此,构筑黑龙江省农业的新优势。(4)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财政要支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如增加气象投入;建立完善各种专门性灾害气象预报服务;加强对病虫疫情监控的投入,减轻农业损失;增加对产品信息和营销组织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民合理储备粮食,减轻国家粮食储备压力。(5)加强农业的省内支持和保护。要把对农业投入作为重点,扶持农业科技攻关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增加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补贴,把资金投放到由流通环节补贴向生产性投入补贴转移;建立新的农业信贷、保险和补贴政策,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  2.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大力支持的发展。黑龙江省是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省份,而且经营情况也最为艰难。加入WTO后,国有企业将完全在市场基础上运行,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将享有同样的国民待遇。所以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1)尽快支持企业制度的建立。积极支持国有经济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培养资本、技术、人才高度集约化的大公司的成长。财政应通过贴息、加速折旧和技术改造等手段来吸引和其他部门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对有发展前途但目前尚幼小的新兴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债权转股权、股份制改革等措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2)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入WTO后,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冲击很大,只有靠技术创新,加强与开发,增强自身竞争力,逐渐缩小与国外知名企业的差距,开发出市场需求大且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促使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通过筹集开发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方式,积极增加科技开发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同时,制定科技贷款贴息政策,充分运用好财政有限的资金,以小投入启动大投入,拉动银行和民间资金对企业科技的投入。(3)支持黑龙江省优势产业的发展。针对黑龙江省各行业的不同情况,充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积极支持它们的发展。石油和石化是黑龙江省经济和财政的主要支柱产业,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入WTO后对这些行业的冲击。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税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对石油、石化工业进行重组改制,促进石化企业大型装置均衡生产的有利时机,支持企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开发国内外市场适销的新产品。黑龙江省是老机械工业基地,但加入WTO后,黑龙江省新兴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具备与国际产品抗衡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技方面多投入,以使机电行业能尽快降低成本,推出更新、更高的先进产品,使之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黑龙江省亚麻行业是特色产业,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必须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条件,支持企业控制生产规模,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原料单产和亚麻产品的档次,加强行业管理,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3.规范协调和发展第三产业。黑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是欠发达省份,规模较小,效益不高,受限制领域较多。加入WTO后,外资将会不断涌入盈利大、见效快的电信业、房地产业、业、金融保护业、证券业、商业批发及零售业、咨询、电影娱乐等第三产业。这就需要财政部门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支持和保护第三产业的发展,使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1)不断加快城市及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有效吸引及利用外资与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际竞争的硬件设施。(2)加强服务态度与服务理念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某些服务部门一直带有很强的官商气息,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因此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软件设施。(3)配合工商、城建等部门不断完善和规范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将来一旦发生争执,便有法可依,有评判是非的标准。我国的这些法律、法规,既要与国际接轨,遵循WTO的有关规则,又要适度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
上一篇:“甲供材料”建筑业务的税收处理政策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