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5)

2017-09-11 06:48
导读:(二)庸俗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可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上部分。一般而言,自李嘉图以后,资产阶

  (二)庸俗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可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上部分。一般而言,自李嘉图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庸俗化了,也就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庸俗政治经济学已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占居统治地位。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萨伊(1767—1832年)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出版)。他抛弃了斯密劳动可以创造价值的观点,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决定的,所以劳动、资本和土地都可以创造商品的价值。他提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动均衡论,认为供给能够创造相应的需求,所以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这是赤裸裸地美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论调。在财政支出理论方面,萨伊抛弃了斯密的一些科学成份,提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的论点,进而他又把效用说成是“服务”,而一切提供服务的活动都是生产,这就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活动创造“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萨伊还把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认为只有有形产品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无形产品的创造者,如律师、医生、官吏、军人、画家、家等等尽管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服务、享受、等,但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相反要消费一部分社会财富,所以政府应当将无形产品的生产压到最低限度。这一主张的内涵和斯密较为类似,但其理论基础却截然不同。?
  马尔萨斯(1766—1834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早期代表者之一。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抛弃了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理论,代之以生产费用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尺度并不是劳动,而是生产费用,把利润说成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资本家的利润是由于资本家向地主、僧侣、国家官吏缴付地租和税金的结果。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收入向资本家购买商品,这是利润的来源,即所谓非生产阶级的“让渡”。这样,在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中,国家的财政支出已成为商品销售和实现利润的重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样继续推论下去,就是‘人口论’作者宣扬不劳动者的经营的过渡消费和尽可能攫取年商品的最大部分是生产的条件。”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古典学派关天国家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消费,并尽力限制其规模的观点。?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社会政策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19世纪中叶,德国正处于向资本主义急剧变化的过程中,资本家与工人以及专制主义的政治机构形成三足鼎立的复杂的社会结构。在阶级对立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社会政策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指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矛盾,强调了社会改革的必然性,提出国家实行社会政策的主张,在德国财政经济学界具有很大。?
  瓦格纳(1835—1917年)是德国政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也是近代财政学的创建者。他一方面反对自由主义政策,承认国家对经济活动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又谋求改正所得分配的不公现象以解决社会。为此,他极力主张实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包括“树立有计划的生产秩序”取代自由竞争的生产方式;防止牺牲别人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对劳动者及其它小市民从财政物资分配上给予帮助。瓦格纳进一步阐述了对国家职能的看法,认为国家的目的不仅限于自由资本主义的法制及权利的目的,还应加上文化与福利的目的。国家不仅有维持国内的秩序和防御外敌的任务,同时还必须使愈益增多的人口部分有享受文化财富的机会。而且国家目的高踞于私人经济目的之上,在这个关系上要限制私人经济活动,必须强制对国家尽责。为确保完成国家目的的财源,他主张扩大国有财产,实行铁路、保险、银行的国有化,施行新的特权及烟草专卖,坚决贯彻煤气、水道、设施的公有化,另一方面必须按照社会的赋税政策积极地改变人民所得的分配。?
  瓦格纳还联系国家目的、任务及其活动的财政需要论述了国家经费问题,认为国家活动应把法律与权力目的与文化和福利目的这两个国家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为此应形成一种给予机制,这就是财政的经费体系,构成财政需要体系。他提出了三条重要的财政经费原则:一是应有正当自主的财政监督组织;二是应遵守节约的原则;三是应兼顾国民所得与财政需要的原则。?
上一篇:金融企业呆账处理宜采取的会计和税收政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