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模式的构建与运用(2)

2013-07-13 01:01
导读:(2)用户服务。了解用户至关重要,应为当务之急。这种信息可从以下方式获得:从用户注册数据库的分析,流通和馆际借阅记录,最常问的参考咨询问题,

    (2)用户服务。了解用户至关重要,应为当务之急。这种信息可从以下方式获得:从用户注册数据库的分析,流通和馆际借阅记录,最常问的参考咨询问题,电话和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刊物和数字化资源的使用等。所有的用户服务项目都应该符合各人的需要:有新出版物的自动通知,挑选信息的提供服务,通过定期的用户调查来收集用户的满意程度和要求等。知识与信息管理共同之处有分类与检索,整序与整合,选择与过滤,应用与共享,分析与评价。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不同之处是,知识管理以知识创新为中心,注重动态过程,以人和用户为核心,注重应用与共享以及知识资源增值;而信息管理以信息机构为中心,注重静态对象,以文献信息为核心,注重加工与保存,以及外部形态的整合。

  2. 3的载体形态—电子文献与印刷品文献优势互补

    印刷型文献保存技术与条件相对稳定,不会过度依赖现代电子技术。因而,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而不是彼此替代。的发展提供给人们更大的自由度,使用户在图书馆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状况自由地进行选择。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必然定位在复合型图书馆上。只有从这个理念出发,才能从管理思想、机构设置、服务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地制定图书馆长期发展策略,才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地发展。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黄宗忠教授在其《论21世纪的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一文中指出:“共存互补”“有机结合”是21世纪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还包括电子图书与印刷型图书、缩微型图书、视听图书资料的共存互补。

  2. 4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其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加强知识联网,促进本馆内部、馆与馆之间、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交流,推动社会知识创新的进行。根据图书馆参与知识创新的程度与范围,知识创新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 4. 1进行图书馆知识管理直接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直接创新就是要对知识生产、扩散和转移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创新,它包括图书馆学术理论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等。学术理论管理创新就是通过追踪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与扩展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技术管理创新就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创新,图书馆只有首先在技术处理上取得突破与进展,建立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如校园网、存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收集、加工技术、技术、通讯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联机分析与处理技术、多元分析技术等,才能谈得上建设21世纪的数字化图书馆;组织结构创新就是通过优化图书馆的职能(业务)部门与工作程序,建立一套符合电子图书馆时代的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来支持和加强知识管理活动。

  2. 4. 2为知识创新活动服务

    根据上级有关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法规,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做好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保障等工作,广泛地采集知识信息进行有序化、系统化整合;追踪知识创新过程,建立知识评价机制,不断对知识信息去粗取精,建立动态有效的知识库体系;根据知识信息利用者的需要对知识信息进行编辑,使知识信息能够全方位被社会利用;利用最新的信息加工、传播手段使知识信息被人们共享。知识的有效传播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系统在知识传播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利用各种知识传播媒介和渠道,特别是现代网络,加速知识由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让新技术、新知识发挥最大  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2. 4. 3全力建造和充分利用知识库

    建造知识库是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实际上,我国已经建设了以期刊为主体的文献知识仓库〔简称CNKl) o CNKI的构架主要分为国内通用知识仓库(源数据库)、海外知识仓库、政府知识仓库、企业知识仓库、网上研究院、中国期刊网和知识产品与服务等。后几部分实际上是在CNKl源数据库基础上经过二次整合形成的知识仓库。当前的间题是知识库怎样充实完善、图书馆怎样最充分地利用知识库,这皇面有政策法规因素,有技术因素,更有人的因素,应该具体研究。

上一篇:浅论我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