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重建

2013-07-14 01:18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谈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重建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高校 职业价值观 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校 职业价值观 职业能力

  论文摘要:介绍了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员认知上的缺失,从4个方面阐述了重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价值观的措施。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知和基本态度。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价值观是其对图书馆工作的认知和态度。高校图书馆随着发展,在建馆规模、藏书量和网络化等硬件设施上得到了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并没有因此而出现质的变化。这是因为在高校图书馆员中弥漫着工作浮躁、责任心不足和急功近利的风气,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这种风气的存在与高校图书馆员缺乏职业价值观有着紧密地联系。

  1 高校图书馆员认知上的缺失

  一般而言,认知决定态度,态度也反映着认知。高校图书馆员之所以缺乏职业价值观,正是因为在对待本职工作的认知上出现了种种缺失。

  (1)高校图书馆员对岗位性质认识的缺失。我国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更离不开教辅机构的配合。在诸多教辅机构中,图书馆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扩散源、器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而且在对大学生的素质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称之为大学教育的“第二课堂”。但是,这种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和潜在的,高校图书馆员由于无法直接看到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所在,也就无法正确认识自身岗位的重要性。

  (2)高校图书馆员对岗位兴趣的缺失。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某种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就会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当兴趣的对象指向某一职业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近些年来,在高校图书馆队伍中,一方面存在着专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和素质偏低的状况。由于缺少工作兴趣,一些高校图书馆员也就没有了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当然也会大打折扣。

  (3)高校图书馆员对岗位危机意识的缺失。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向经济转轨的时期。经济基础的这种大变动,要求上层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在这种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许多人由于长期受到旧体制的影响或者由于一些行业的保护政策,使得他们无视社会的变化,仅关注个人的利益得失,对工作则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岗位危机感。这种思想在各行业都有残余,高校图书馆员也不例外。

  (4)高校图书馆员对岗位敬业精神的缺失。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优良的美德。古今中外的有志者和成功者,无不具有这样的精神和美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单纯追求个人价值,金钱至上,享乐主义随之而来,有的高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不讲奉献,只想索取,缺乏岗位敬业精神。

上一篇:试论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