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创新模式探讨(1)
2013-12-06 01:06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创新模式探讨(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网络时代作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图书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网络时代作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应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利用网络创建相应的服务育人Blog,提升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水平。 【关键词】服务育人;图书馆;高校;Blog
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可见高校图书馆的首要职能是育人,于服务中育人,即通过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处于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如能在做好日常服务育人工作的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创建相应的图书馆服务育人Blog,必将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水平,更好地履行其教育职能有深远的意义。
一、关于Blog
(一)Blog的来源与涵义
Blog是WebBlog的缩写,1998年起源于美国,2002年才传入中国,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Blog门户网站却在中国。Blog常被译为“网络日志”,《市场术语》中对Blog这样描述:“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由个人喜欢。可从有关公司、个人、新闻,或是
日记、照片、
诗歌、散文,甚至
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Blog的内容无所不包,形式完全个性化,为我们轻松地在互联网上记录并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分享他人的思想、经验和经历,提供了最为简捷实用的方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Blog的特点
Blog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工具,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低门槛。Blog简单易用,个人Blog相当于改进版的个人主页,与传统的个人网页相比,它不需要掌握图形处理、网页制作、网页发布等相关技术,任何不懂网页语言的人,只要会上网、会打字,都可以在Blog上像发贴子、写电子邮件一样简单方便地上传和更新个人网页,技术上的低门槛使得Blog迅速地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2. 零代价。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提供Blog服务空间的网站均未收费,因此零代价付出的Blogger队伍更是以几何级数快速增加。
3. 时效性。Blog通常以时间序列组织其内容,按倒序方式将最新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使人较易获得最新信息,并有利于作者本人管理和读者检索,同时也可以看到思路的形成过程、事物的发展全貌。
4. 个性化。Blog的个性化特点是指其内容的个性化表达。它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Blogger的个人思想、工作经验、人生体会、价值评价、研究进程等内容,使得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最新的思想,浏览最好的新闻、文章、评论与报告,准确把握最新的热点、观点、动态和趋势。
5. 互动性。Blog开放自由的出版环境使得Blogger们能在相互呈现、阅读过程中就某一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三)图书馆创建服务育人Blog的可行性
1. 丰富的信息资源。图书馆拥有书刊、报纸、光盘、文献数据库、网络等各种信息资源,其馆藏学科门类齐全,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图书馆服务育人博客的建设提供了信息保障。同时丰富的信息资源也给馆员利用博客发布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馆员既可利用这一条件向读者发布某学科最核心、最前沿的知识,也可利用馆藏资源及时准确地回答读者的提问,更好地与读者沟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完善的人力资源。Blog作为一种零技术低门槛的交流工具,最终要靠内容取胜,Blogger的素质是决定其Blog水平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博客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图书馆人才济济,馆员不仅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还有合理的学科结构,有的甚至是拥有双学位的复合型人才,且许多馆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导航经验,这些都为图书馆创建服务育人Blog奠定了较好的人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