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5 技能素质
知识总是要通过技能来实现其价值。图书馆员的角色个性和优势主要通过图书馆技能来体现。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员的技能必须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能再停留在纸质载体文献为基础的时代,要改变仅仅提供流通、检索和参考服务的角色定位,开拓新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创建新的互动关系,主动利用现代手段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新型服务 。因此,图书馆员着重提高三项技能。一是从对馆藏纸质信息繁琐低效的传统加工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和运作纸质资源,充分发挥发现信息、筛选信息、阐释信息的能动性,为服务对象提供电子与纸质相结合的专题性服务。二是根据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需求的特征,对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搜集、评估、储存、加工,开发新型图书产品。三是根据生存和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图书馆服务对象不再完全局限于校内师生,开始向社会扩展的现实,围绕用户需求,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提供更多的信息咨询服务。
2. 6 创新素质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事物,也包括自我提升。对于图书馆员来说,创新意味着对于我们个人自身有一种新的经验或思想的产出。当代的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工作中要勤奋思考、善动脑筋、有所创新、勇于开拓,适应信息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新方式,勇于探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机制、新领域,成为具有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业绩的创新型人才。中国科学院在《关于开展“知识经济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中提到“图书馆是国家知识经济的一个组织部分。”对于国家来说,创新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图书馆来说,创新是赢的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而且有创新精神的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馆员是图书馆创新的主体。信息网络的发展,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应具备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意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努力掌握信息服务的新方式,新知识,新技能,成为适应现代化事业的创新性人才。
2. 7 身体素质
高校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承受繁重的工作和各种艰苦环境的考验。图书馆工作可称作动静并存,脑体互用,图书馆员工作艰苦而繁琐、细致而又严格,工作年年循环,因此,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是做好工作的起码条件,抬上、搬下、整架、倒架、清点、清扫、库内巡视、读者咨询等,需要馆员嘴勤、手勤、脚快、眼明、大脑灵活。如果精力不足、体力不济、反应迟钝是无法胜任的。所以说,图书馆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光埋头苦干,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质,保持健康的体魄,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2. 8 心理素质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思维、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利用,竞争愈来愈激烈,信息压力、技术压力、竞争压力不可避免,馆员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这些因素都给馆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作为馆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工作中学会心理调节,克服不良情绪,培养强烈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压力,勤奋、乐观、顽强地去面对现实,挑战“压力”,找出自己在现代化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方面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意志、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变心理上的压力为工作上的动力,凭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坚忍不拔的毅力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如果没有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力、面对失败的勇气,是难以主动、持久地为读者服务,并在克服困难和挫折中获得成功。应该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名优秀图书馆员不可缺少的条件 。
3 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途径
3. 1 思想政治教育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任,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图书馆事业,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遵守《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优秀人物为榜样,以点带面,树立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并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读者、奉献社会的优质服务,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坚定信念、顾全大局,形成一支头脑敏锐、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