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刍议(4)

2014-05-04 01:04
导读:3. 2 建立竞争机制 竞争是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动力,对于一个人来说,竞争是终身的。图书馆要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

3. 2 建立竞争机制

竞争是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动力,对于一个人来说,竞争是终身的。图书馆要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保证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的提高,除了调动馆员的积极主动性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强有力的制度做保障,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在传统观念中,安平与平静是图书馆的一大优势,现实迫使必须彻底打破这种死水微澜的局面,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各岗位馆员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根据各岗位特点和要求,制定出各自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建立业务档案,年底进行评比,并奖首惩尾。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要让馆员有危机感,营造能者上,不称职者下的氛围。图书馆员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和现代技术,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标准和要求。

3. 3 更新学习观念

图书馆员要树立新的现代化的学习理念,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一是要强化终身教育理念。参加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持续参加继续教育,才能使人的价值观念、文化知识、生存能力等适应社会变化的节奏,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二是要树立集体学习理念。图书馆员参加继续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单兵作战的方式,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并不是对个人学习的否定,相反,由于群体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因而更有助于个人学习绩效的提高。三是树立多元学习理念。要拓宽继续教育的内容。传统的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当然也是要的,但由于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对于提升工作效能并无明显收益。所以,要探索学习形式,使更多的图书馆员一专多能,学以致用,成为多面手。图书馆员除了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外,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四是隐性学习理念。图书馆员的工作状态应该是与读者相互影响、彼此沟通、知识共享。所以,要构建双向、多边的学习环境,在宽松、共享的氛围中,通过相互学习和内部知识的流通与应用来实现能力提升。要把在工作实践中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加以集成,存储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库中,为学习提供合适的知识源泉和方便的平台。

3. 4 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培训制度是以终身教育为原则的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制度 。馆员的培训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训。1)鼓励馆员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国内外图书馆情报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组织安排馆员到一些先进或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图书馆进行短期工作学习,更新观念,吸取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支持馆员攻读在职或脱产的硕士、博士学位,以更全面地提高作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馆员的知识层次及业务素质。3)定期请专家学者来馆作专题讲座,开拓馆员视野,及时了解掌握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及学术研究的新动态、新观念、新成果。4)注重馆内业务骨干的培训,经常给他们提供一些业务学习、参观、研讨的机会,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以带动其所在部门的图书馆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馆员个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技术,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4 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图书馆要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图书馆的主体是馆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每个图书馆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及时补充、更新新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图书馆事业跨世纪的重任,图书馆事业才会日益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包斯琴. 馆员素质是创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关键. 前沿, 2007, (11) : 241~243.

上一篇: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建立 下一篇:没有了